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熄灯一小时”还远远不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竹倩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今年“熄灯一小时”有多少人参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相当脆弱,江河湖泊污染严重,荒漠化触目惊心,不适于人类居住的面积正在日益扩大……许多人整日感叹,现在,天没有以前那么蓝了,地没有以前那么绿了,水没有以前那么清了,自然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些无可否认的事实,让人们越来越直观地感受到,气候变化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在影响、改变自己的生活。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另一个现实,在“熄灯一小时”后,许多人很快便忘了这件事,下班不关电脑、洗手不关龙头又“习惯重演”。当然,在来年的“熄灯一小时”中,他们可能又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但显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造成的威胁,光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同时也表明,现代人普遍缺失一种对自然的敬畏精神。

  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只顾发展经济而无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到头来必是自搬石头砸自脚——用发展的钱医受伤的环境。行文至此,笔者不由想到江苏红豆集团,1997年,红豆集团开始发展红豆杉产业。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有“植物大熊猫”的美誉。其独特而优异的净化空气功能,又被专家称为“生态树、健康树”。大片种植红豆杉对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在红豆集团红豆杉生态园里,当地居民发现了了刺猬、野兔、野鸡等多年未见的野生动物,在生态园里干活的工人常常与这些野生动物“不期而遇”。

  红豆集团高瞻远瞩,用实际行动发展绿色产业红豆杉,大力推进低碳经济,这一项目,既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改善、修复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健康,得到国家和省市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如今,我们需要发展经济,但更需要“自然存在”,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精神家园。这就好比我们生活得非常富足,但却喝不到清澈甘甜的井水,听不见婉转清脆的鸟鸣,看不到碧绿树叶上莹润透亮的露珠。失去了这些“自然存在”,再富足的生活也不会感到幸福。所以,“熄灯一小时”显然远远不够,希望有更多企业像红豆集团一样,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经济,为改善生态环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