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宪容
房地产新政已过去两个星期,市场对新政反应强烈,近两星期来房地产市场许多现象耐人寻味。
首先,房地产市场反应如此强烈,说明了近年来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能够繁荣完全是政府过度信贷政策支持的结果,如果离开这些政府过度优惠的房地产政策,国内房地产出现2009年这种非常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新政出台之后,房地产的市场交易基本上停止了,一些住房的投机炒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恐慌。因为,近年来进入的房地产投机炒作者基本上是被市场上在那种“通货膨胀预期下如何购买住房保值”的诱导下进入市场的30多岁的年轻人。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在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下,要让个人财富增值保值就得增加其资产的负债,资产负债水平越高,个人财富缩水就越小。所以,这些人纷纷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且这些人一旦进入房地产市场出手就十分狠,如何最大化地套出银行信贷就成了其行为准则。近几个月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抢购”住房的现象就是与这样的观念密切相关。同样新政出台后,这种“抢购”住房行为变为另一种现象。就是不少人纷纷地把自己的房子挂出卖出,其实这些交易都不是真实的交易。这些住房也没有卖给他人,而是卖给了自己,即所谓的“假卖”。这种“假卖”核心就是如何最大化地套出银行信贷资金。
尽管新政的信贷政策还有不少要完善的地方,但新政的信贷政策收紧开始在产生效果,不同的住房投机炒作者正在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规避银行信贷政策收紧。对于这些方面,政府是能够通过税收政策来严格地限制的,但是就目前的住房税收政策来说,地方政府托市嫌疑十分明显。因此,物业税作为一种地方财产税,地方政府对国十条的落实,应该把这一住房税种征收纳入这次综合调控政策主要环节,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地方政府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