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限购令能否“止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海英

  

  北京市住建委5月1日公布北京楼市新政中“同一家庭限新购一套商品住房”的实施细则。新政规定:从5月1日起,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

  毫无疑问,北京规定“一户限购一套房”抬高了投资房地产的门槛和条件,但我认为这一“限购令”的实际效果很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首先,这是一项临时性措施。临时性措施如同“止疼片”一样,对房价而言只能发挥临时降温作用,并不能真正改变市场预期。只要炒房客预期房价继续上涨,“一户限购一套房”的规定就难以真正阻挡炒房,炒房客就有可能千方百计绕开规定。

  其次,“一户限购一套房”的规定有漏洞。炒房客既可以借用暂时不买房人的身份证来炒房——有报道披露深圳等地就有人用麻袋提着身份证来炒房,还可以通过假离婚等方式来炒房——先离婚买房,买了房再复婚。对于这些政策漏洞会不会及时打补丁,还有待于观察。

  再者,如何发现购房者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也是个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在我看来,从表面上看“一户限购一套房”对投机炒房很有杀伤力,但实际效果很可疑。只要政策漏洞存在和房价预期不变,表面上再严厉的政策其实都是“纸老虎”,但调控楼市需要的是真“老虎”。

  有人认为,在房产持有税一时半刻不能推出的情况下,出台“一户限购一套房”这样的“止疼片”也有必要。但我以为,关键问题是“止疼片”实际作用有多大,“止疼片”和治本之药能不能及时有效对接。

  如何才能及时有效打击投机炒房?一向为开发商代言的任志强这次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只要增加购房之后的限售、禁售期限,不用二套、三套、多套房的差别信贷就完全可以将投机客挤出楼市。我们不妨试一试这些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