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CFO要能给老板讲好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小公司里,会计一年也就拿个四五万薪水。到了大企业中,开出年薪四五十万的价码根本找不到好的CFO。在财务系统层级两端的差距似乎有点儿大,但这种差距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差距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 缪 鹏

  

  CFO应有三“识”和三“力”

  

  拿同一个系统里最高端和最基层的职位对比,往往人们最大的疑问就是,他们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天津应大国际财务总监周睿把CFO应该具备的素质总结为三“识”与三“力”。

  学识指的是财务的基本知识,胆识是CFO的办事风格,见识是说CFO要能从宏观的高度做出判断。同时,CFO还要有体力,因为这个位置的工作强度很大;CFO也要有智力,因为他需要在各个角度与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CFO的能力自然也要被认可,这是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这听上去有些虚,周睿又换了说法,她认为CFO的成长之路需要突破三个门槛。

  技术门槛是其中最低的一个门槛,但“天津有20万的财务人员,95%都还在技术门槛上摸索,为了税务、会计、审计的细节争论”。管理门槛是更高层面的竞争,CFO必定要带一个团队,大公司的财务部门可能要上百人,如何为了完成一个目标组织大家做好计划,分解好计划并执行,最终给出考评结果,这是成长为管理者的关键。另外,CFO还要跨过经营门槛。

  安永华明高级经理段咏补充说:在财务领域,不同层级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基层肯定需要做基础工作的能力,中层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还要能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到了高层,更重要的是经营和识人的能力。从基层一步步做到高层,实际上就是不断突破这三个门槛的过程。

  不过,每个人突破这三个门槛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大部分高端人才都是从拥有一本注册会计师证书开始的,但也有一些人是从投行、金融、融资等方面进入财务行业。还有一些人从管理角度介入财务领域,拥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可以很好地组织财务团队进行工作,同样是好的CFO。

  

  死守专业成不了复合型人才

  

  既然职涯路径如此清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财会人员在基础工作中徘徊,为什么企业主还在抱怨好的CFO一将难求呢?中盈集团常务副总裁魏士斌说,做财务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很专业,于是抱着自己的专业停步不前,这是造成财会人员成长较慢的原因。

  “当你死守自己专业的时候,你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小。当年在某国企财务处工作,33个人,每个人做一个科目,有的人一辈子就做这一个科目。总怕别人抢走自己的饭碗,实际上也堵死了自己的上升空间。”

  想成为CFO,视野很关键。CFO是管理者,是领导。做出一个决策,最怕的就是推进之后出现反弹,如果CFO不了解生产、销售的细节,决策很可能被底下的员工抵制。另外,因为金融市场日益完善,CFO的工作重点已经不是会计或审计,投融资是现在的重点。CFO应该站在营运角度考虑问题,成为业务部门的助手,而不是障碍。

  

  CFO具有双重身份

  

  新华集团常务副总裁程宇目前在到处寻找一个好的CFO,他认为,CFO应该既是一个财务体系的管理者,又是一个讲师,这个讲师应该是能给老板讲课的。财务体系的一些数据,要给老板说清楚,让老板理解。

  需要CFO的企业,往往是集团化的大公司,在集团层面不需要核算,要的是数据分析。这就要求CFO既要具备基础财务知识,还要懂得经营管理层面的细节,并对社会经济民生变化保持关注,然后才能从财务角度提出建议。

  段咏认为,这种当老板讲师的能力,在任何人初入职场的时候,就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培养。每个人都面对着自己的老板,即便是在基层工作的会计,能够回答上级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不管你做哪一行,做到什么层次,都要面对自己的领导,只有你知道你的领导会问什么问题,才能应对自如。”

  具体到CFO,如果没有经营思维的话,就无法满足老板的要求。程宇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去年,我们的财务报表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很高,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CFO需要给老板一个解释。”CFO有没有经营思维,对这个数据的解释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制定出的策略自然也会不一样。那么企业到底会受益还是受损,恐怕就在CFO的一念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