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不仅让牛产奶 还要让牛发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蒙牛总裁杨文俊解读“绿色”蒙牛

  □惠锋 刘静  

  用牛发电,似乎是件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所以当蒙牛总裁杨文俊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抛出这一话题时,立即引来各方的关注。

  “一头牛每年发的电,够五台电冰箱用一年!”“怎么发电?用牛粪沼气发电!”杨文俊说这是蒙牛就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所给出的“现实选择”。  

  解读绿色蒙牛  

  “对我们乳业而言,要从牛做起。不仅要让牛产奶,还要让牛发电。”据杨文俊介绍,蒙牛澳亚国际牧场,每年向国家电网提供的电力达1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3135吨煤燃烧所带来的碳排放。

  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规模为历届之最。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唯一乳品合作伙伴,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已经连续4年参加年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最近4年中,绿色的关键词在博鳌的主题中出现了三次,只有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跳出了绿色之外。杨文俊认为,一方面,“绿色”是全球意见领袖喜闻乐见的一个议题,是全球经济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但另一方面,一到经济危机的紧要关头,绿色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说明人们一旦口袋里没钱的时候,“绿色”就成了个奢侈品。  

  “中国低碳新锐企业” 蒙牛实至名归  

  不久前,“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拉下帷幕。在这场国际低碳经济盛会中,蒙牛集团与中国移动、英特中国等多家著名企业荣膺“中国低碳新锐企业”。

  据悉,此次论坛诚邀国际环保组织及低碳城市官员、投行、碳基金及绿色金融机构高管、知名学者专家和低碳产业实业家会聚北京,共同探讨“哥本哈根会议”及中国“两会”后低碳金融、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蒙牛此次入选“中国低碳新锐企业”可谓实至名归,这也是对蒙牛多年来打造绿色产业链付出不懈努力的肯定与表彰。低碳就意味着高成本、低收益?蒙牛给出了最正确的答案。  

  据了解,蒙牛虽然在全球乳业只排第19名,但生物沼气发电项目上却拥有世界第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

  就在4月17日,以“生态行动,助力中国——生态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蒙牛大型终端巡展活动在首站杭州正式拉开帷幕。蒙牛此举,正是为了“生态,让生活更美好”,同时也向全国的消费者传递企业绿色环保的再生理念,从心动到行动,真正实现全民生态。有专家认为,蒙牛在低碳环保领域所作出的成绩,将带动整个中国乳业的绿色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渗入中国乳业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以绿色为风向标,中国乳业获得了浴火重生般的复兴。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包括乳品在内的所有企业意识到,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20或30年里将关乎企业的输赢甚至生死存亡。企业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就必须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这可能需要打破现有产业布局并创立新产业价值链。

  在全球“低碳”理念的倡导下,“低碳经济”也开始慢慢渗入中国乳业。

  早在2008年,杨文俊便对中国乳业未来作出判断,并将蒙牛多年来坚持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牧场升华为“以生态草原建设为基础,全力打造绿色和谐产业链”的“绿金理念”。在他看来,“不管企业愿不愿意,向‘绿金’发展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创造‘绿金’不再是企业的一种道德成本,而可能成为企业兴旺发展的商业机会”。

  这一理念在“低碳”大潮席卷中国时,得到了确实的验证。

  当记者问到,蒙牛发展绿色经济能否变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时,杨文俊说,“能,否则就是不现实的选择”。

  蒙牛绿色 企业低碳  

  蒙牛的绿色复兴走出了一条由内向外的独特“频谱”。首先是依托生态草原,建设绿色牧场,这种转型在乳业危机之后,实际上是加强了奶业第一防线。蒙牛参股、建设11个超大型现代化牧场,是奶源基地建设中投入力度最大的乳企;之后蒙牛走到企业外,打通上下游产销通路,让“绿色”成为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标准之一;而2009年,蒙牛更是跳出行业,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真正实现“绿色经济”转型。这年9月,其率先成立了中国首个致力于生态草原建设的生态草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