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汽锡柴:用质量铸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许武英 本报记者 张建忠 周俊

  

  严把生产环节以确保质量

  

  锡柴把质量从源头抓起,将质量控制前移至新品开发。据锡柴厂长钱恒荣介绍,锡柴新品严格按照科学的三代开发流程进行,即:采用迂回件的一代样机开发;采用生产准备报毕件的二代预生产开发;采用工装样件三代生产确认。在三代开发过程中严格进行缸体疲劳试验、曲轴疲劳试验、连杆疲劳试验;额定功率试验、热冲击试验、负荷循环试验、冷启动和部分负荷试验、活塞燃烧室裂纹试验、超负荷试验;润滑系统开发、呼吸系统开发、冷却系统开发、配气机构开发、活塞缸套开发、台架耐久试验,使新品一经问世,就具备优良的先天基因。

  在新品批产前,锡柴执行严谨的零部件验证流程,执行样件验证、工装样件验证、节拍生产验证、PPAP审核。针对奥威6DM(11L)的质量控制,锡柴在样件验收、上门检验、监督检验、现场制造质量审核、工装样件审核、装配质量控制、质量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了可靠性质量审核和生产一致性审核,实施了100%检验和质量承诺制度、定期派专人上门或驻点监督零部件制造一致性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保证锡柴新品投放市场一炮打响。

  在批量生产中,锡柴持之以恒地抓好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实物质量稳定受控。通过加强对返工率等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针对性地实施控制手段,提升了一次报交合格率;通过利用油封线柴油机外观图像检测系统,有效减少了因变型品种多造成的质量问题;通过全面实施定扭矩控制等措施,既保证了装调质量,又有效解决了三漏问题;加强生产质量控制的力度,通过每天召开日评审会,每周召开一把手例会,快速处理解决现生产质量问题。锡柴还通过采取质量攻关的形式解决疑难杂症。由厂领导亲自带队,担任攻关组长落实攻关措施。特别是零公里故障攻关,每周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攻关进度,分析问题原因,落实改进措施。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快速解决了工厂各环节暴露的质量问题,推动了设计、采购、装配等质量体系的整体提高。

  

  严格采购从细节上保证质量

  

  在锡柴机的零部件中,外购外协件占据了相当比例。可以说,锡柴要炼就民族品牌、高端动力,必须要有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来保证一流的零部件质量。“我们采购的不仅是产品,而且要采购一流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独特的文化。”这就是锡柴采购质量理念。

  锡柴在供应商选择上确定了两个优选的原则,即优选国内一流供应商;优选国际供应商,谋求合作双方“同心、同盟、同赢”。锡柴一方面通过与德国BOSCH、MAHLE、美国FMO、奥地利MIBA等世界一流供应商的合作,率先建立国际采购平台;另一方面,与国内安庆活塞环、滨州活塞、五亭桥缸套等国内一流供应商强联手,并充分利用一汽集团公司庞大的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细节决定成败。在锡柴的采购体系中,严格执行四个同步,即同步开发新品、同步技术改造、同步改进质量、同步提高管理。与有关供应商签订承诺书,要求供应商在质量改进上,必须坚持“五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明确不放过,纠正不落实不放过,效果不取得不放过,处理不严肃不放过”。并针对直送件、铸锻件、总成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了质量监督力度,对直送件及新品零部件实施监督抽查,对供应商进行上门飞行检查;锡柴加强质量整改力度,每月组织故障排名前10位供应商召开会议,讨论质量问题整改;锡柴加强考核力度,对出现零公里故障的供应商分别发出蓝牌警告和处理通报。

  锡柴还在供应商中实施绩效评价,每月对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付与服务四大要素进行评价计分,每半年作出评价结论,把同类采购件供应商划分成三大层次,即伙伴型、战略型、一般型供应商,相应贯彻供货份额、资金回笼、新品开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政策,使供应商与锡柴共同绷紧了质量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