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乳品安全国标将不再检测三聚氰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三聚氰胺已被打入另册列入“非食用物质”名单

  自2008年便开始筹备酝酿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4月22日终于正式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布,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等66项。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不再设置三聚氰胺相关检测规定。对此,卫生部解读称,这是因为在非食用物质名单中已包括三聚氰胺。  

  历时一年多新国标出台  

  记者了解到,2008年国务院便公布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用一年左右时间整合完善现行乳品标准。从2008年12月开始,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组建了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和专家组,对涉及乳品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了完善,去年10月底,卫生部曾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行了通报。   

  三聚氰胺已列入非食用物质  

  在此次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不再设置三聚氰胺相关规定。这会不会导致乳品企业随意添加三聚氰胺?卫生部表示,2008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并且向社会公布了四批“黑名单”。这其中,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中,包括三聚氰胺及其检测方法。因此,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不再设置三聚氰胺相关规定。

  此外,广州市奶类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丁棉亦表示,三聚氰胺的临时管理限量值是2008年三鹿事件后才设定的,在正式新标准中取消,是恢复常态。“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没有这一检测标准,将这一限量值放在国家标准中等于自己宣布中国的奶源低人一等,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竞争。”但其强调,没有限量值不代表不应该在平时加强检测,去年广州市奶类项目办公室便做了6次抽检,今年很快也将做第二次检测。   

  营养素含量将以能量计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新规除了取消了关于三聚氰胺的临时规定外,与旧规还有两大重要区别。一是更与国际接轨,将原先以重量计营养素含量改为以能量计;二是将对婴儿配方粉的标准扩大到对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增加了液态奶的部分。“多数企业的营养素含量都会要调整修改,也会带来包装上的变化,但对大公司的影响应该不大,应该也不会造成规范公司过多的成本压力,所以不大可能直接导致涨价。”

  (方楠)

  相关链接

  乳业 彻底摆脱三聚氰胺阴影

  4月28日,蒙牛乳业于香港公布2009年业绩。去年,蒙牛实现主营收入257.1亿元,净利润11.16亿元。至此乳业上市公司业绩已全部揭晓,与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下几乎全线亏损的惨淡情景相比,2009年乳业已恢复至快车道。企业营业收入增幅从7%至68%不等,除三元在整合三鹿过程中经营成本上涨至小幅亏损外,乳业企业均实现盈利。

  伊利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08亿元,同比增12.4%;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大增138.38%。光明主营业务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1.22亿元,比去年增加4.08亿元。三元营业收入为23.8亿元,比去年增加9.7亿元,增幅68.3%。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28亿元。蒙牛主营业务收入257.1亿元,同比2008年的238.65亿元增长了7.73%,实现净利润11.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