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回乡大学毕业生 互联网上卖野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拔掉白菜种上马兰头等野菜,种菜也讲究“与时俱进”

  马兰头、草籽,本是没人要的“野菜”,现在成了城里人稀罕的“绿色蔬菜”,但农贸市场里却难觅踪迹。回乡大学生孙国权瞄准这一商机,让家人拔掉白菜、茄子等传统菜,种上马兰头、草籽等野菜。如今,一家人每天在农贸市场里做起了“野菜”独家生意。  

  “早上有个‘农家乐’老板要了20公斤马兰头,又有个老板明天预订了15公斤。”孙国权的母亲从农贸市场卖菜回来,高兴地报着订单。完了还对记者补上一句,“多亏听了儿子的话。”

  25岁的孙国权是绍兴县平水镇东桃村村民,去年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看家里蔬菜生意形势不错,索性跟随家人经营起了蔬菜基地。地里转了一圈儿,他大刀阔斧地指导母亲进行“改革”,“小白菜这样的传统蔬菜就不要种了,成本高,要施肥、打农药,而且家家户户都种,也卖不起价钱。”他的意见是种野菜,理由是没人种,物以稀为贵,城里人就好这口野菜。再者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讲,不用施肥,不用打农药,成本也省下来了。

  草籽的种子是孙国权去种子市场买的,马兰头是他和母亲去野地里挖来的,栽到大棚里,用土盖起来,要不了多长时间,一畦嫩绿的马兰头就蓬蓬勃勃地铺满了。什么肥料都不用施,卖价也相当可观。现在市场上卖10元/公斤,春节的时候卖30元/公斤,拿到市场上不用吆喝,总是很快就抢光了。

  头脑活络的孙国权还把自家的野菜生意做到了网上,网上消息一发布,QQ群里已经有人向他订货,“马兰头、草籽能否送货上门?”王国权考虑,如果城里有人要的量大的话,他可以送货上门。

  知识总是有用的,干什么都要有创新,种菜也要“与时俱进”,这是孙国权得出的结论。

  (摘自《绍兴晚报》 钟宏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