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珍惜王江民留下的精神财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邓 为

  

  熟悉电脑的人,对王江民的传奇故事也大都略知一二。他的逝世,被认为是反病毒领域的一个重大损失,有媒体甚至认为王江民的逝世,是“中关村失传奇”。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中国软件史上,王江民绝对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尽管斯人已逝,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汲取。

  王江民留给我们的第一个财富,就是自立自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病痛使他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在楼下尽情欢呼跳跃。而且,他的学历很低,仅仅上过初中,没有上过一天高中。但他身残志坚,不抱怨,不抛弃,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和自立自强,他自学了无线电、电脑知识,并最终成为计算机反病毒专家。王江民的经历告诉我们,出身的卑微、身体的残疾乃至学历的低下,都不是阻碍一个成功的障碍,扼住命运的咽喉,自立自强,就可以走向成功。

  王江民留给我们的第二个财富,就是创新精神。出生于1951年的王江民,开始接触电脑时,已经38岁了。这样的年龄,对于常人来讲,不管是体力还是思维习惯,明显都和计算机所特有的前端和新锐不合拍。但王江民就是从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并且涉足反病毒领域,成为反病毒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正如奇虎CEO评价的那样,“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值得所有创业者学习”。

  王江民留给我们的第三个财富,就是道德情怀。刚开始组建公司创业时,由于初涉商海,被人骗过,但王江民并没有被受骗的经历蒙上阴影。相反,他还是坚持自己作为企业家的道德血液,也正因为这样,才给人的印象是“不像商人,不够圆滑、不够狡诈”。即使驰骋商海多年,他还是那么的憨厚与单纯,他自己总结的商场原则是:做生意也跟做人一样,不能太贪。他给经销商的销售额分成经常超过经销商自己的想象。

  王江民留给我们的第四个财富,就是回报社会。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王江民成为中关村的亿万富翁后,并不是故步自封,纵情酒色,而是努力地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他把相当一部分财富都捐给了残疾人、教师和贫困的大学生。除了回报社会外,他还为别人投资项目,但从未从这些项目中拿过分红。

  其实,王江民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还有很多,比如执著、不迷信权威、信任年轻人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逝世给业界造成的震动才会反响如此强烈,不管是同行、后辈以及竞争对手,都对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敬仰与惋惜。可以说,王江民的成功,也是他做人的成功。在学术失范频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被金钱迷醉的语境下,珍惜王江民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