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日益临近,淮北矿业海孜煤电公司咬定防大灾安全目标,进一步加大水害防治力度,使矿井水害实现了可控、在控、能控。
针对矿井水害类型复杂,上有离层水,下有地板灰岩水,同时还受到老塘水的威胁,着眼于切实将水害消除在萌芽状态,该公司不断调整防治水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坚持实施全过程控制,超前做好水害防治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水害事故的发生。进入今年,由于矿井注浆减沉工程开始实施,注浆水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一项新内容,公司坚持按照施工段和不同水源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水害治理实现了专水专治,有的放矢。
在巷道施工过程中,该公司坚持对巷道实施超前物探,每80米实施一次探查,对发现的异常水情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工作面回采前,一律采取顶板电法和底板电法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底板赋水情况进行探查,并对异常区域进行提前疏放和注浆加固处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为彻底阻断水害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公司不断建立健全工作面的排水系统,每班定时观测水情,使工作面内发现的各类水均实现了随时排放,杜绝了水量的积累。
针对矿井II102采区、1031地面注浆携带的水,是灾变水源,也是当前矿井的主要水害水源,该公司专门编制了相关的防治水措施,全面加大了顶底板的管理力度,对顶板进行铺设双抗网处理。在此基础上,在机巷内布置了一个水仓,并配置两台水泵,铺设一路水管至中部车场,还专门针对工作面内洼点铺设了排水管路、配置了水泵,以确保工作面内的水能够得到实时有效排放。同时,公司还针对该采区的水害防治,推行班巡查制度,每班设置“四专”人员,加大防范力度,即:专人负责负责观察水情、专人负责测压、专人负责排水、专职安监员负责现场监督。公司还专门在1031工作面悬挂了清晰醒目的避灾线路图标,使水害防治实现了环环相扣,不留盲区,没有空白点。(邵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