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建设和谐企业的内涵与途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黄 辉  

  建设和谐企业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企业。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和谐企业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碍其基本内涵。笔者以为,和谐企业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科学发展、诚信经营、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互动。

  建设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是关键。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根本指针,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就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用建设和谐企业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建设和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说是民主法治社会,同样对国有企业而言,和谐企业本质上说是民主法治企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企业对外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内要建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治理结构。和谐企业要求企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依照制定规划来治理企业,变人治为法治,员工就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企业就有和谐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基础,建设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

  建设和谐企业,诚信经营是基础。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难长久,诚信是经营之本、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资源。有专家指出,“20世纪80年代有产品就有市场,90年代有广告就有销路,21世纪是商品过剩的时代,企业必须有信誉,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会有前途。”诚信是和谐的基础,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内有和谐,外有形象,才能为净化社会风尚贡献力量;反过来,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的形成,又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和谐企业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建设和谐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是重要的检验标准。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几方面。企业要按党中央的要求,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表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敢不敢承担社会责任、愿不愿主动尽到社会义务,既是和谐社会对国有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检验企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

  在建设和谐企业的具体实践中,每个企业的工作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但笔者以为,“四个立足即:立足当前、立足长远、立足创新、立足全员参与”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

  立足当前,就是要充分认识和谐企业建设的紧迫性,不断提高对加快和谐企业建设的认识,就是要立足当前员工的需要,着手解决当前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正视现实,客观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从当前工作做起,利用好现有资源,化不和谐为和谐,努力营造聚精会神促和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

  立足长远,就是充分认识和谐企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把和谐企业建设作为长期性战略,科学规划,明确措施,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就是克服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心理,注重从整体推进和谐,从根本上解决滋生不和谐的因素,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局部向整体推进。

  立足创新,就是以创新的思维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破除和谐企业建设中的难题,通过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打造创新队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和谐企业建设的基础。

  立足全员参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和谐为了员工、和谐依靠员工,和谐建设成果由全体员工共享。就是发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优良传统,把和谐企业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来,让建设和谐企业的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和谐企业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和谐企业建设步伐,提高建设和谐企业的水平。

  (作者单位: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