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惠普“维权门” 凸现洋品牌崇拜消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跨国公司今后恐怕都要修改市场调研报告中对于中国市场消费主体的描述。追捧进口商品,不喜欢较真和打官司,这些可能正在成为过去,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迷信态度正在转变,维权意识日益强烈——

  显卡高温、花屏、闪屏……如此之多的质量问题,均出现在惠普的低端笔记本上,并引发了日前170名消费者正式向有关部门发起联合投诉——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品牌商惠普眼下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市场,面对的是通过互联网集结起来的最大规模的维权联盟。

  一家名为“法易”的公益性网站收集了众多消费者提供的证据,已经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起行政申诉。截至11日,正式加入这个申诉团队的受害消费者已经超过200人。  

  惠普深陷“维权门”  

  据悉,此次被消费者诟病的惠普问题产品,上市时间从2007年跨越到2009年,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显卡温度过高和显示屏故障上,几乎涵盖了惠普全部低端笔记本型号。

  在消费者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的投诉书中,这些质量问题导致的后果包括死机、黑屏、烧主板等,消费者表示,“在使用中,显示屏突然变成6个小屏,有的显示屏则全屏闪动,有的清晰度不够,屏幕下方严重漏光,下角发黑,导致无法使用”。

  惠普引以为自豪的“金牌服务”分销商,也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一位用户表示,在笔记本发生闪屏故障后,他曾联系惠普售后服务,但一直被踢皮球,从客服热线找到工程师,又从工程师找到金牌服务,金牌又推回到惠普总部。

  据报道,在消费者维权的过程中,惠普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表示,如果要解决换机问题,必须先到消协撤诉,并且同惠普公司签订所谓的《备忘录》,才可以为进行换机服务。

  “中国消费者受传统观念、诉讼成本高等因素影响,过去总是疏于维权,但是这种集体申诉的方式,可以帮助中国消费者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参与其中的律师王昱丰说。

  在集体投诉的同时,这些对惠普失望的消费者也没有放弃采取法律行动。在名为“江湖”的一个惠普维权群中,浙江大学在校学生阮啸最近打赢了与惠普之间的质量纠纷官司。

  “电脑在2009年8月30日出现黑屏和显卡过热后,半年里三次送修都没解决问题。”阮啸说,“最后一次送修时我发现显卡竟然是旧的,一怒之下就把惠普告上法庭。”2月11日,惠普致电阮啸,同意全额退款,这起官司以中国消费者的胜利告终。

  “我是通过加入维权联盟,才知道有这么多跟我一样的受害者,”阮啸说,“最让我们反感的是惠普的态度,它总是希望低调处理,即使有了处理结果也要求我们保密。”   

  洋品牌频陷信任危机  

  跨国公司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中国遭遇来自互联网的维权联盟。2009年初,40多名中国消费者在使用的东芝液晶电视屏幕上发现彩色或黑色竖线,每台换屏费用上万元。他们建立QQ群,集体要求东芝召回有缺陷的该款液晶电视。

  “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个体与企业之间对话的格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说,“特别是在面对洋品牌的时候,处于弱势的个人通过互联网结成联盟之后,形成舆论,迫使那些想回避问题的公司作出回应。”

  “中国这个消费市场正在以领先其他国家的速度增长。”郑宇民说,“但是跨国公司不能仅仅看到这一点,以同样速度成长的还有中国的互联网和中国人的维权意识。”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近4亿,并且还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网民的年龄结构看,这部分人也正是今后消费的中坚力量。”郑宇民说,“跨国公司如果不处理好售后服务的问题,未来在中国面临类似的网上维权联盟只会越来越频繁,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副主任黄先海教授认为,“洋品牌”之所以在中国频繁陷入信任危机,原因之一是这些跨国公司过去针对中国市场有意进行差别化生产。

  黄先海认为,国内的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滞后和不一致,给了这些企业以可乘之机。

  加强进口品牌监管呼声渐高  

  民间舆论对进口品牌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正在改变相关法规滞后的问题。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刚刚获得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除了汽车、药品、儿童玩具和食品以外,想实施其他领域的产品召回,在中国尚“无法可依”。

  执法部门的监管也正在加强。2007年浙江省工商局曾因查处“索尼问题相机”“丰田渗油轿车”,销毁进口名牌鞋,获得该年度唯一一个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工商总局等中央十三部委联合颁发的“3·15特别贡献奖”。今年浙江省工商总局计划发布的是针对一系列洋品牌服装的监管报告。“合格率非常之低。”一位负责人透露。

  有关专家认为,民间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一流国际品牌今后或许不能再把中国当作一个可以差别化对待的市场。

  “要把唤醒中国人的维权意识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郑宇民这位以跟洋品牌较劲而知名的工商局长说,“否则跨国公司不会主动改变。”

  这份网络上公开的行政申诉书请求质量监督机构对“惠普笔记本电脑的质量展开调查,并下令该公司购回或更换原告购买的据称存在问题的笔记本电脑,以及赔偿原告的损失”。申诉还呼吁质检总局提议召回相关的笔记本电脑。

  这家网站3月10日下午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400名消费者表示愿意加入联合投诉,还有全国的80多名律师表示声援,愿意加入公益诉讼团队。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

  【延伸新闻】

  范思哲等顶级大牌再陷“质量门”

  浙江省工商局3月14日公布,“3·15”前夕工商部门对进口品牌服装质量抽检结果不容乐观,近六成抽检服装不合格,其中包括范思哲、HUGO BOSS等多个顶级大牌。继2006年1月29日浙江工商局“火烧”其乐、HUGO BOSS、D&G等十多个大牌不合格皮鞋后,世界顶级大牌在中国再陷质量门。

  近期浙江省工商局对杭州、宁波、台州三地市的多个商场销售的85批次进口品牌服装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批次合格率仅为43.5%,来自意大利、韩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国际知名品牌服装被判不合格。

  从本次检测情况看,这些一直被消费者追捧的大牌进口服装产品中存在较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例如ph值、甲醛含量等重要安全指标不合格,将会造成染料脱落、刺激皮肤等,对人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危害性。

  洋品牌、奢侈品以其贵得惊人的价格,让国人仰视,他们曾经头顶“高质”“免检”的光环,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然而,近年来浙江工商因应一体化市场监管要求,加大了对洋品牌监管力度。从2005年以来,浙江工商一次又一次地亮剑,雀巢婴儿奶粉碘含量超标、麦当劳违法广告、索尼数码相机不合格、国际品牌服装质量不合格、东芝等四个品牌手提电脑质量不合格、进口皮鞋质量不合格、LV包不合格等案件,使洋品牌走下神坛。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强调,消费维权是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把消费维权上升到促增长、扩内需,维护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实施国际经济一体化下的对等监管,就是要让消费者享受一体化下的消费维权同等待遇,同时有助于在转型期和国际竞争激化期扩大内需提高国家竞争力。

  本次被监测到的不合格产品服装的产地主要来自意大利、摩洛哥、韩国、法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埃及、毛里求斯、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HERMES(爱马仕)、versace(范思哲)、HUGO BOSS(雨果 博斯)、PAUL&SHARK(鲨鱼)、CK JEANS等30个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涉及牛仔裤、羊毛衫、T恤、针织休闲服、便裤、棉服、裙子、女式半身裙、衬衫、西裤、外套、单西服等多个类别。

  具体不合格名单以及抽检批次的货号、条码、款号、色号、编号等详情请登录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查阅。(屈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