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提要:

  企以才立,业以才兴。只要煤炭企业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企业核心综合实力竞争的根本定位为人才的竞争,积极实施“三个三”人才强企战略,就一定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依靠人才构建安全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矿山。

  □ 陈崇柱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已进入以人才资本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煤炭企业正面临着由依托资源和劳动力为主向依托技术装备为主,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实施“三个三”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当前煤炭企业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固树立三种人才观念  

  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三种观念,即: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就是要把人才工作摆到战略位置,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像抓“第一要务”一样抓“第一资源”,像抓“第一生产力”一样抓“第一资源”,把强化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把追求人才投资增殖视为最可观的效益。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就是转变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变“唯学历、资历、职称”为“唯能力、唯水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束缚人才发展的制约因素,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将学历及职称较低但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纳入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加强培养使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形成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和推进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把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优势和作用的岗位,使人才的知识、智力、活力竞相迸发,实现人才的最大效用。通过树立三种观念,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

  实施人才培育三大工程  

  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实施“良才培育、贤才引进、英才塑造”三大工程,是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有效手段。

  良才培育工程。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充分发挥煤炭企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利用自身的教育机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加强内部培养。一是要加大投入,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培训、专题讲座、技术研讨,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三是激励自学成才,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求知欲望,鼓励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函授、自学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自学成才,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贤才引进工程。根据企业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限量地引进人才,做到广招精选,实现由满足现岗位需要,向增强后劲、长远发展转变。在重视以优惠条件对各类人才进行“有形引进”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才的“无形引进”,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科研联合体,借助他们的技术优势,联合开发高科技新产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在具体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形成“产学研结合”、“候鸟型”、“借脑法”等引进人才的新路子。

  英才塑造工程。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制定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速培养的原则,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坚持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企业支持相结合,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符合企业实际的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新体系。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重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激励机制,着力培养一批站在煤炭开采、安全管理、机电设备等技术前沿,靠技术增产量、靠技术保安全的专业型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白庄煤矿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每年都拿出200多万元的人才培育专项资金,输送优秀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进行为期三年的脱产培训,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联合进行有关项目的科技攻关,对口引进专业人才,并通过报销函授自学学费、名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采煤、机电等井下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先后涌现出多个专业的泰安市首席技师、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一名等技术“明星”,有效解决了薄煤层综采机组使用、矿井监测监控、受水威胁煤炭资源开采等技术难题,为实现产量、效益、安全、人工效率等各项指标走在全省同类型矿井前列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以激发活力为目标

  构建人才工作三大机制  

  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变“相马”为“赛马”,采取公推直选、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去年来,我们白庄煤矿着力打造优秀人才选拔“绿色通道”,大力推行公推直选、公开招聘,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工长、班组长成为专业技术员,甚至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企业人才队伍中的生力军,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遵循全覆盖、可量化、可追溯原则,建立以业绩为重点,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其中,管理人才以管理业绩、管理创新和管理效益为评价的核心内容,重在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专业技术人才以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业绩为评价的核心内容,重在技术保安提效;技能人才以技能熟练程度、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质量以及技能鉴定结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重在实际操作和岗位实绩。

  构建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各类人才需求的分配方式,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用合理、适当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吸引人才,使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探索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

  只要煤炭企业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企业核心综合实力竞争的根本定位为人才的竞争,积极实施“三个三”人才强企战略,就一定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依靠人才构建安全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