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南,是中国最北端的茶乡,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秦岭生态旅游区的王国。近年来,在陕西省、商洛市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强力配合下,成功开发了以金丝大峡谷为主的一大批景区景点,实现了商南乃至商洛生态旅游的新跨越。
2009年,全县旅游接待158.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4.74亿元,完成了旅游设施投资1.37亿元。该县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先进县并列为旅游示范试点县,被国际旅游管理协会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市政府授予旅游开发工作先进集体。金丝大峡谷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生态中国贡献奖”和“陕西省消费者最信赖的旅游品”等20多项殊荣;任家沟休闲度假园、县茶叶联营公司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10年该县确立了旅游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创建,加快三大建设,实施四项措施。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其中金丝峡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00万元;完成旅游基础设施投资8000万元。突出“两个创建”即突出抓好省级旅游示范县和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两个创建”,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综合效益。
加快“三大建设”
据悉,今年商南县将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集各界之智,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三大建设”:
1、抓好以金丝峡为重点精品景区(点)建设。按照串珠连线的总体布局和“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容量、产生大影响、突出大特色”的总体要求,集中精力做强以金丝峡为重点的生态游、做活以任家沟为重点的乡村游,做优以泉茗生态观光区为重点的观光游,做大以丹江莲花台电站开发为重点的山水游,做精以闯王寨为重点的人文游,做靓以赵川前坡岭为重点的红色游。以金丝峡为重点,全面加快泉茗生态观光区、任家沟、生龙寨、上苍坊、莲花台电站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努力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努力构筑全县旅游发展大框架,使全县旅游业尽快成为陕西生态旅游板块中的新亮点。
2、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制定和实施优惠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旅游商品龙头企业,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营养保健品、地方食品和土特产品等,注册一批旅游商品商标,提升一批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争创一批省内外知名的旅游商品品牌;加快旅游市场建设,形成旅游商品一条街,特色店、专卖店等市场,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充分挖掘和发挥商南地方人文资源和民俗风情,积极策划、创作和包装1-2个具有地方文化韵味和特色的富有震撼力、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函,招徕吸引游客。
3、抓好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建设。大力发展金丝峡景区、城区、泉茗度假区“三区”和312国道、县河、小河三条旅游产业经济带“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等项目,新发展农家乐50户,壮大全县旅游经济规模
实施“四项”措施
旅游业的开发将有效地扩大商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地方经济的突破发展。为此该县将大造声势强化实施“四项”措施:
1、强化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以“打造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按照“高端策划,高层营销,高效运作、高效回报”的宣传推介思路,以客源地宣传为重点,以主流媒体宣传为手段,积极参加旅游博览会、旅交会等各种活动,深挖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潜力,大力开拓省会城市客源市场。加强区域合作,以西安、南阳、洛阳、十堰、襄樊等周边城市为依托,逐步与毗邻市县建立起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客源互送的长效机制。聘请专家和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创意策划和形象宣传,进一步扩大商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加强市场管理,优化旅游环境。积极开展“宾馆创星、景区创A、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农家乐创优”的“五创”活动,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抓好卫生、市场、交通、治安、安全等五个方面的治理,不断优化旅游环境。狠抓行风建设,把诚实守信作为旅游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把旅游业的信誉和失信惩罚机制落到实处。
3、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接待服务技能。制定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000人次,培训旅游管理人员100人次。积极培育旅游人才,建设适应旅游发展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旅游队伍。
4、加快旅游规划编制,为旅游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尊重自然、凸显生态、打造亮点、独一无二”原则,加强与中山大学、远见公司等知名旅游规划机构合作,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编制旅游规划。根据商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完善各景区(点)建设性详规、旅游专项设计和完成丹江莲花台旅游规划、生龙寨规划编制工作。(叶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