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本强
刻意隐瞒了10多年的种种瑕疵后,终因架不住欧美多国消费者与美国管理者的事故质疑,丰田——这家稳坐全球第二把交椅多年、坐上头把交椅两年的汽车公司终于发生“雪崩式”召回。
2010年1月29日,丰田欧洲公司宣布180万辆汽车召回,自2009年10月起的15个月内,丰田已在全球召回950多万辆汽车,超过该公司去年全年781万辆的总销量。
全球性召回,似乎使得丰田颜面大失,意味着在规模与质量何者优先之间,丰田倾向了前者,而在消费者与利润谁是第一之间,丰田选择的是后者。
都是“踏板”惹的祸?
2009年8月底,美国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巡警马克·赛勒驾驶雷克萨斯ES 350发生交通事故,致本人及家人4人全部遇难。后经检测确认,导致事故的原因是脚垫脱扣后卡住油门,从而加速引发事故。
此次因“踏板门”而被召回的车型,全部是丰田汽车的主力车型,其销量占丰田汽车2009年在北美总销量的57%。
其实,丰田汽车零部件发生这样那样的瑕疵“乱象”,并非去年才有所发现,也非仅踏板存在问题。
此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接到了102起类似投诉。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表示,自1999年开始至今,他们搜集了丰田汽车因突然加速导致的事故2057起,其中共发生了725起撞车事件,18人死亡,304人受伤。
业内由此质疑丰田可能存在长期“隐瞒”设计缺陷的嫌疑。后又爆出“30万的丰田汉兰达汽车竟然爬不上30度的坡”的“爬坡门”,业内人士称汉兰达因重心靠后爬不上坡,则明显是车型设计缺陷。
真是各种问题频频发生,不一而足。
自马克一家4口死于非命,消费者对丰田质量的批评才真正浮出水面,丰田由此开始内忧外患。
而在丰田历史上,同样情况在其创建初期即出现过。1930年代中期,当丰田汽车竭尽全力推出G1小型货车时,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就广受诟病。
丰田汽车不断爆发的各类质量问题,已经让部分消费者失去了耐心。但丰田汽车并没有因此采取及时行动应对,其中最典型的当属2006年7月发生的事故,彼时在日本警方的调查下,丰田汽车承认事先知道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并没有采取积极行动,直至事情暴露。在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前,丰田对此一概予以否认。根据日本方面的资料,在这一年的召回中,丰田汽车的高管对部分产量问题的隐藏时间长达10年之久。
曾经的光环
丰田是日本最早的汽车公司,前身是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的汽车部,传统的做事方式是典型的日本风格,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生存之本。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丰田汽车才顺利的进入了美国、欧洲等市场。1961年产销量还只有20万辆,10年后便猛增至200万辆。从1980年代开始,其精益思想成为世界制造业的标尺,丰田开始在美国、秘鲁、南非、泰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开设工厂。1991年在中国办厂,1993年在英国办厂。
从1995年开始,奥田硕担任董事社长后,丰田开始经历了从保守到激进的转变,他提出了要占据全球汽车市场的10%,到2010年要达到和通用汽车现在市场占有率一样的15%,其结果可说是毁誉参半。
由此,丰田走上了冲规模、争第一、拼销量的道路,现在丰田已在世界26个国家建立了46家工厂,全球员工超过28万人,产品远销到170多个国家或地区。
2002年,时任丰田汽车社长的张富士夫提出了“2010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丰田开始大规模地降低生产成本,逐渐偏离了促使它成功的TPS理念和传统行事风格,将其传统管理模式改良为“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就是让整车生产与零部件供应商专业化协作。
2003年,丰田超过克莱斯勒和福特,2008年以897.2万辆的销量将通用从占据了 76年的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赶了下来,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的NO.1。
此次丰田预计因召回和停产部分车辆损失11亿美元至22亿美元。“雪崩”召回,秧及本田、尼桑等其他日系汽车品牌。路透社2月1日报道,丰田、本田、尼桑周一股价分别下跌1.2%、2.5%、2%。美国知名汽车在线研究网站em unds.com估计丰田1月份在美国的销售将下降12%,损失14.7%的市场份额。
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在捷克建有的一家合资企业,两款车也将被迫进行召回,大约两个品牌的两款车需召回10万辆。
此次召回事件无疑把业界对丰田汽车质量的质疑推向了高潮。那些与丰田相关的事故面临被重新审查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认为,接下来丰田汽车可以让美国的律师有工作了,他们可以全面的搜集与丰田有关的事故,对这家汽车制造商提起诉讼。
国内波及与借鉴
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产销可谓是风生水起, 2009年市场销售量达到70.9万辆,同比增长121%。
2009年4月,由于刹车系统存在故障,广汽丰田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召回2006年5月15日至2008年3月3日间生产的共计25 .9辆凯美瑞轿车,创下了丰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规模的召回。
而此次美国丰田部门暂停销售的8款车型,恰恰全部包括了在中国热销的四款车型,但只有RAV使用了彼种油门踏板。因之,丰田在中国召回的总量并不大,除2009年9月因电动车窗主控开关控制模块短路召回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68.8万辆外,此次召回波及中国消费者的是国产RAV4。天津一汽丰田宣布将从2010年2月28日起,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产的75552辆国产RAV4,这是其在华生产销售的RAV4的全部,主要是由于油门踏板故障隐患,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此次召回的RAV4将更换油门踏板相关零件。
丰田经过近80年的苦心经营,才取得今天的声誉,此次召回事件足以给丰田毁灭性的打击,伤害掉的不仅是全球几千万消费者多年来对其品牌的忠诚选择,还有他们对汽车行业梦寐以求的品质期待与坚守,同样也给中国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年销量已占全球之首,国内各汽车厂商都在积极扩充产能,如何避免重蹈丰田的覆辙,则是对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个考验。
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尚处构建的初级阶段,远达不到国外的成熟水平,按2004年出台的《缺陷汽车产品号召管理规定》规定,区区3万元的罚款相对于汽车产品的高昂售价与高额利润来说,无异于隔靴挠痒。
当然,2008年丰田虽报出了负盈利50亿美元的财报,此次召回也是损失惨重,但以丰田汽车2001年~2007年持续年均近100亿美元的赢利能力,那其实不过是九牛一毛,还不足以动摇到这个汽车巨人的根基。
不过,话分两说,此次丰田“雪崩”召回,无疑也是中国汽车业的天赐良机,业界当急起而辩之、而追之,能越否,那是天数也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