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让技术抵达更多人”——访开发者生态与开源技术本地化专家程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2.png

程路是一位深耕开发者生态与开源技术十五年的技术专家,曾在谷歌主导多个中国开发者项目,推动Flutter 在中国的本地化与大规模落地,并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评审委员以及 Hugging Face Fellow,他长期站在技术创新与开发者社区的交汇点上,扮演连接者的角色。

当我们连线采访程路时,他刚刚结束一整天的IEEE高级会员评审会议。据悉,IEEE是全球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协会之一,其汇聚了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万名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IEEE制定并发布的各类标准支撑了 Wi-Fi、以太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作为此次高级会员评审委员会的特邀成员,程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一起,逐一审核不同技术与工程领域候选人的申请材料,评估他们在科研成果、工程实践和行业影响力等方面,是否已经达到高级会员的专业高度。全球只有不到10%的会员能够获得这一职称,在这样一个体系中,他站在评审席的一侧,为谁已经是业界标杆这一命题作出判断。

接入视频连线的那一刻,笔者的第一印象是:这是典型的技术从业者状态——干净、直接,语调平稳而克制,表达清晰利落;眼神里有着年轻工程师特有的好奇与干劲,又多了一分长期实践打磨出的沉稳与分寸感。

一整天的评审工作里,程路翻看了大量的成就清单。比起头衔和数字,他更想回到问题的本质:申请人用技术和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最终能造福到多少人?随后,我们的对话也由此展开: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如何真正抵达更多人?

从谷歌开始,他意识到技术传播是一套系统工程

2015年,程路加入谷歌中国开发技术推广部。那时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是中国开发者与全球前沿技术存在明显断层的时期。他是多个谷歌核心开发者项目在中国落地的关键负责人之一:从 Android TensorFlow,从 Angular Firebase,再到后来增长迅猛的 Flutter

要让这些技术真正被中国开发者掌握,远远不是发布文档或开个发布会就能完成的。那几年,他推进的工作包括:搭建官方中文技术内容渠道;重构学习路径;审校与大规模翻译技术文档;推动工具链与网络环境的本地适配;构建社区和线下教育体系;与高校、企业建立技术合作机制等。这些鲜有人注意的底层工程,决定了技术能否真正落地。

三年间,他策划组织了超过200场技术活动,让数百万名中国开发者系统性接触前沿技术。这些活动被视为连接中国开发者与前沿技术的重要桥梁,也为谷歌在中国的开发者生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能不能落地,关键在于学习路径和工具链。这从来不是简单地推广,而是一套系统工程。程路说。通过这些项目,他逐渐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统筹内容、本地化与社区生态的技术传播专家。

Flutter:中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生态之一的背后

Flutter是谷歌开源的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截至2024年底,Flutter全球月活跃开发者数量已超过100万,是GitHub 上年度贡献度排名前五的开源项目之一。

Flutter 进入中国之初,程路是最早承接并推动其落地的关键负责人。他在短时间内牵头推动完成文档体系、本地工具链和开发环境的建设,中国很快成长为全球最活跃的Flutter开发者社区之一。

在他的推动下,Flutter本地化取得四项核心突破:形成可用的中文文档体系;完成SDK与网络环境的适配;推动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企业进行企业级采用,以及构建完整开发者生态闭环。

Flutter 在中国的繁荣并非偶然,而在这段演进背后,有一条更长的线索逐渐清晰:当技术跨越语言与壁垒抵达更大的群体,一个新的生态才能真正生长起来。而程路所做的,是为一项全球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搭起最初的底座。

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同时推动文档体系、本地工具链、企业级采用和社区生态闭环的本地负责人并不多见。这也使他在谷歌内部和 Flutter 社区获得了持续的支持和关注,并成为 Flutter开源项目组织的一员。

离开谷歌之后,他继续做连接技术与人的工作

2018年离开谷歌后,程路创立技术咨询公司,继续为谷歌、亚马逊、微软等跨国科技公司提供开发者与开源生态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多家科技企业在进入中国或布局本地开发者生态时,都会邀请他作为重要的合作顾问。

随着开源AI浪潮兴起,他在前谷歌同事、现Hugging Face 亚太区业务负责人王铁震的推荐下,成为一名Hugging Face Fellow,推动 Hugging Face 这个全球最大的 AI 开源社区在中国的教育、应用与生态建设,帮助开发者在大模型时代连接全球并保持竞争力。  

据了解,Hugging Face Fellow 是该社区面向全球少数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设立的荣誉项目,目前全球仅有十余位成员,程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这一身份参与并引领了多项面向中国开发者的开源AI项目与活动。

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他的主线未变:连接技术与人,连接全球创新与本地落地。

为什么在技术时代,连接者比以往更重要?

谈到连接者的角色时,他平静地回答:必须有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带着这些技术落地,否则它只属于少数人。

在他看来,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真正改变世界的,是让更多人能够理解、使用并从中受益的过程。程路选择站在台前与幕后的交界处,一方面设计学习路径和生态策略,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实践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对他来说,连接者既是一种长期的职业选择,也是他在一次次回到问题本质之后给出的答案。

做技术时代的连接者

笔者了解到,程路和几位Hugging Face同事正在投入另一项工作,翻译一本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书。在他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让知识从少数人能懂变成多数人能理解的过程。

回顾程路的职业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从未改变的主线:让先进技术能够被看懂、被使用,并最终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十多年来,他参与或主导的项目,直接影响了大量中国开发者和大型科技企业的技术选型与学习路径。

在技术浪潮翻涌的时代里,稀缺的可能不只是下一个新模型或新框架,而是那些真正让技术落地的人。程路,就是这样一位促进全球技术交流的超级连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