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追风淘金”赶路人——记蒋庄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风动班班长周洋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追风淘金”赶路人.jpg

■ 本报通讯员 李平

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有这样一位降本增效达人,参加工作26年来,他深耕风动设备维修领域,用一双巧手“驯服”风能,让废旧设备焕发新生。他就是机电设备制修厂风动班班长周洋龙。

“风”结缘,工友心中的“技术靠山”。从青涩学徒,到如今成为风动班公认的“技术带头人”,周洋龙在风动设备维修一线坚守了26年,可以说,他与“风”结下了不解之缘。维修设备工作枯燥而乏味,而他却把维修风动设备作为爱好,不断在节约设备维修成本、修旧利废上动脑筋、想办法。为了修好设备,他不断翻阅相关书籍查资料、咨询厂家,通过自学,找到维修方法,有时为了研究如何让设备更省心省钱经常忙到深夜。

多年来,他累计维修各类设备故障上千起,无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都坚持“不解决不罢休”,用扎实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守护着井下生产的“设备生命线”,成为班组工友心中最可靠的“技术靠山”。

“追风”创新,让风成为“绿色动能”。提到他带领创新的项目“气动立柱式悬臂吊车”,周洋龙像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没有专业工具,升井的风动锚索钻机、风葫芦这些‘大家伙’,全靠我们手搬肩扛,劳动量大不说,而且由于缺乏检测设备,维修质量很难把控。”周洋龙回忆起早年的工作场景时感慨道。

说干就干。周洋龙和工友们翻阅工具书、网上查找资料、向技术人员请教,设计装置框架,自主制作连接套、安全门,从兄弟单位淘来废旧集控台,安装测试抗拉强度的应力表、测试拉力的兆帕表、测试风压的气压表、启动指示表及急停开关……

精神传承,把“省下即赚来”的理念落实到岗位。周洋龙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合力才是无穷的。”因此,作为班长,他始终秉持“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理念,不仅自己带头搞创新、修旧件,还毫无保留地将技术经验传授给班组工友。他在班组内推行“师徒结对”模式,手把手教工友识别设备故障、拆解检修技巧和创新思路,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创新、能攻坚的维修骨干。

在他的带领下,风动班形成了“人人爱钻研、事事讲节约”的良好氛围。班组成员将井下回收上来的报废零部件,经过清洗、修复、改造后重新利用:报废的风动阀体经过研磨修复后再次上岗,淘汰的管路被改造成维修辅助工具。每一件“不起眼”的废旧材料,在他们手中都能“变废为宝”。

如今,风动班每月通过设备维修、技术改造和修旧利废,可为矿井节约费用超过28万元,原本每月需采购三四台的风泵,改造后连续数月无需新增。

周洋龙用实际行动带动着身边人,将“厉行节约、严控成本”从一句口号,转化为日复一日的工作实践,在“追风淘金”的道路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