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智能破局 领行业前行 ———李伟谈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仓储供应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胡清文

扬州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伟是一位资深物流专家,具备丰富的化工仓储物流领域经验。她曾荣获“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殊荣,于2024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化工物流行业“杰出女性”。近期,李伟就人工智能技术在仓储物流供应链的实践运用及行业发展前景接受了专访。

传统仓储物流模式

亟待转型升级

仓储物流行业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李伟着重强调,传统以保障为主的物流方式在信息传递和资源分配方面存在显著不足。数据统计显示,传统仓储作业中,寻找和移动物品耗费的时间超过总作业时长的30%,且仓库空间利用率一般达不到70%。化工货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从包装作业到运输路径设计,都需要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当下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客户在关注货物准时、安全送达的基础上,还要求提供全程可视化追踪和个性化物流方案等增值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

重构仓储物流运营体系

李伟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为仓储物流现代化革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智能仓储管理中,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仓库空间利用率可超过85%,货物拣选效率能提升40%;智能货架系统会根据货物的实际周转情况,自动调整存放位置,进而将高频货物的查找时间减少60%。在智能装卸环节,人工智能让机器人高效、准确完成固体化工品装载工作。智能调度系统综合考量任务优先级、车辆状态及位置等因素,实现任务合理分配与多车协同作业。李伟特别强调,智能无人驾驶卡车在国内已进入测试阶段,采用“1+N”编队模式,未来将逐步实现全无人化;此外,自动驾驶技术能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因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供应链协同

与安全监管智能化升级

李伟着重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构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以此促进各环节数据的实时互通与深度分析。依托海量数据及智能学习技术支撑,需求预测准确度可超过90%,库存流转速度能加快25%35%,从而提前洞察市场动向,提升生产、采购、运输各环节的协作效能。在安全管理领域,通过车载视频监控系统采集驾驶员行为数据,经AI技术提取特征后,可实时精准识别疲劳驾驶状态,实现事故前的主动预警。目前,该公司正在与扬州大学及江苏大学合作,推进产学研相关项目的研发。

智能化转型推动行业

高质量发展

李伟明确指出,打通各业务环节阻碍至关重要,要确保仓储、运输、配送等流程紧密协作。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制度,可有效提升物流体系协同运作水平;强化对物流系统的绩效分析,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跟踪与评价,能快速识别问题点并实施改进措施。李伟预判,未来化工物流将持续朝着绿色环保、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利用智能技术可优化运输路径、降低能耗与污染,还能提升车辆满载效率。李伟强调,企业智能化转型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议企业深化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协作,提升员工运用智能技术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化工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筑牢根基。

李伟的论述为化工仓储物流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指明了可行方向。智能科技正在全面渗透仓储运营、装卸转运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化工仓储物流行业的整体生态。顺应绿色低碳与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化工仓储物流企业需主动接纳智能化变革,持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并培育专业人才,构建集货品、设施、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平台,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推动物流体系朝着价值驱动型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化工仓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