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的人潮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正局促地追赶一位衣着得体的女士:“您好!我是玫琳凯的美容顾问……”那是2000年的黄亚红,初入销售行业的她不会想到,这次窘迫的搭讪将开启一场价值数亿的事业征程。
黄亚红自2000年加入玫琳凯,她用25年时间将个人团队扩张至横跨7省20城的万人规模,年营业额稳定在5000万元以上,占玫琳凯中国区总业绩的5%。她培养的100余位经销商里面,可以做到年收入突破百万,6人晋升为中国区仅20席的“资深首席经销商”,团队粉车保有量连续15年稳居全国前20。这些硬指标背后,是她通过亲身销售实践积累的经验以及精细化、分层级的团队销售管理方法:一方面,在销售上,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替代单次推销;另一方面,在团队管理上,将销售培训内容分不同阶段进行路径清晰的细化指导,帮助销售人员提升执行力和业绩,同时,定期进行销售动作的复盘,帮助销售人员更快成长,在不断扩大团队规模之余带领团队突破一个个业绩高峰。如今,黄亚红已发展成为中国美妆销售及管理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自我觉醒:
从三尺讲台到街头战场
1998年,当时还是美术老师的黄亚红,凭借着自身敢闯敢拼的勇气和韧劲,放弃这份看似稳定的工作,攥着母亲塞来的3000元挤上去南京的夜车,寻求更广阔的天地。
初到南京,她当时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白天发传单、跑业务,晚上就与四个女孩同挤一张床,常常在公交车上盘算着房租,有时深夜电话那端的催婚声比雨声更冷。
转机出现在之前的同学邀请她去玫琳凯免费美容课。台上玫琳凯菁英首席经销商张女士分享了普通会计三年买百平新房、带父母游澳洲的故事,“公平机会”“被尊重”这些词像灯一盏盏点亮她。四个月后,她第一次踏进粉色研讨会:掌声雷动,不同年龄的女性在台上闪耀自信,那一刻她明白——努力可以被看见。于是,她向广告公司递出辞职信,把全部时间交给玫琳凯,也交给了自己渴望的丰盛人生。
第一单生意格外曲折,黄亚红却记忆犹新。在新街口的街道上,她注意到一位气质干练的女士,然而跟了对方好久却迟迟不敢开口,直到对方反问,黄亚红才不好意思地开口:“您好,我是玫琳凯美容顾问,能耽误您几分钟吗?”对方是知名证券公司的财务总管,起初对这个“追着人说话”的女孩并无好感,却被她眼里的真诚打动,留下了名片。接下来的一个月,黄亚红打了八次电话。前七次,对方都以“忙”为理由推脱。直到第八次,她带着新学的“淡斑专研”知识邀请:“我们有专业的淡斑技巧,免费给您试试,不用带钱。”这次,对方终于点头。
首堂美丽课上,黄亚红铺开绣花桌布。“今天主要讲淡斑。”她一句话定了主题。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讲解色斑的形成机制以及预防方法,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接着,黄亚红详细介绍了淡斑产品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她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如何通过科学的护肤步骤来改善色斑问题。课程中,黄亚红没有过多的推销技巧,她希望站在客户真实需求的角度,把客户当作自己的朋友,向她们传递淡斑护肤的知识。虽当日未成交,但七天后客户携同事重返,1600元订单落定。那时黄亚红才懂得:真诚是穿透偏见的钥匙。这一单彻底打破了她的销售恐惧,她将“八次邀约法则”刻入基因,开始在街头主动与人交流,从“害怕被拒绝”到“把每次沟通当作结识新朋友的契机”。她坚持“站在顾客需求上推荐产品”:大学生预算有限,就推荐基础套装;职场女性有淡斑需求,就专注讲解美白系列。“不是为了卖东西,是帮她们解决问题。”黄亚红的真诚不仅赢得了越来越多忠实顾客的回馈,更悄然融化了横亘在销售行业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坚冰。
管理智慧:
从个人突破到团队领航
在玫琳凯,销售是基础,而团队是翅膀。短短4个月里,黄亚红的成单量和销售额都在飞速增长。从加入玫琳凯之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到第4个月时,她的月度零售额已突破2万元,增长幅度约10倍。与此同时,她的每月成单量也实现了5倍以上的扩张,见证着黄亚红一路从初级销售到团队管理者的沉淀与成长。
成为管理者的路上,黄亚红也遇到过挫折。在团队培养初期,她并未对团队成员做严格的筛选,导致有人只是为了便宜用产品,有人怕被拒绝不敢开口,也有人很快就离开了。她逐渐意识到,团队成员的筛选和培养同样重要。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点燃这团火。”深夜复盘时,黄亚红敏锐地意识到,团队真正的基石是那些“眼里有火苗的人”——对财富有渴望、对成长有饥渴、对现状有突围决心的灵魂。于是,她主动出击,深入市井巷陌,发掘一个个和自己一样有着憧憬和激情的伙伴。
“带团队不是命令,是以身作则。”黄亚红有个原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她要团队月销1万,自己先做到2万;她教别人开发客户,就带着新人一起跑市场;她讲“服务重要性”,就亲自给老顾客送货、做售后。2001年,她的团队达到12人,成为玫琳凯“蓝外套”高层管理。那天,她穿着公司发的蓝色制服,在镜子前看了很久,“这不是一件衣服,是责任”。
2004年,黄亚红的名字出现在玫琳凯中国前20名业绩榜单上。作为第16名,她凭借187万的业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奖励——一辆粉红色轿车。这在当年属于“极少数中的极少数”。当时全国活跃的销售人员有数十万,其中经销商超过3万人,只有年度前20名的经销商才能获此车,获奖概率不足0.07%。而这个“飞驰的奖牌”——玫琳凯全球最具分量的个人荣誉,获赠者自动成为公司“粉车俱乐部”成员,终身享受总部年会前排坐席、海外旅游优先名额及总部高管一对一辅导资格。因此,这辆粉红色轿车在2004年的分量,等同于把黄亚红直接送进了中国直销行业的“名人堂”。这不仅是对她业绩的肯定,更为她开启了全球视野的大门——此后近20年间,她作为顶尖人物,被公司奖励前往全球近30个国家深度交流,并连年受邀参加汇聚全球精英的“首席高峰夫妇会议”。粉车是荣誉,更是鞭策。为了培养更多“像自己一样的经销商”,她成了横跨全国的“空中飞人”:今天在南京给新人做培训,明天去盐城帮团队解决问题,后天飞到杭州带顾客做体验。这份倾力付出与卓越领导力,让她在加入公司仅七年后,便以“最年轻首席CEO”的身份荣膺“资深首席经销商”称号(全国仅20人左右),成为南京分公司时隔5年后再次诞生的“首席”。
“首席不是终点,是传承的起点。”她带着团队深耕“线下链接”:免费的美丽课上,不仅教护肤,还聊职场、家庭、梦想;团队成员遇到挫折,她会带着她们复盘,“一起找方法”。这份传承者的担当,也使她持续受邀站在更高舞台分享智慧——从2004年在“马来西亚未来首席训练营”分享经验,到2006年参与“香港新首席活动”担任指导,再到2008年站上“美国达拉斯总部研讨会”的讲台分享女性创业心路,以及连年参与“五月中国领袖会议”和“九月中国研讨会”的核心环节,为广大女性从业者进行赋能。
20多年来,她的团队从12人扩展到遍布7个省份、20个城市的过万人,其中更累计有上百人获得玫琳凯的国内外旅游奖励,100多人开上了粉红色轿车。“许多人因此而变得不普通。”,说起团队成员的故事,黄亚红眼里闪着光。而黄亚红本人从被客户反问“你跟着我干什么?”的局促女孩,到“玫琳凯中国资深首席经销商”,成为全国20席之一,也是最年轻入选的纪录保持者,中国10000余辆粉红轿车中,有100多辆由她的团队驾驶,占比超过1.25%;从挤在出租屋的1/5床位,到站在达拉斯总部讲台面对全球直播镜头,她用了 25年把个人命运写成了行业的参考答案,她已经成为美妆销售行业公认的杰出人物。
行业标杆:
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初心
如今,黄亚红已经拿到第六辆粉车,去过近30个国家参加玫琳凯全球会议。但她最骄傲的,不是荣誉,而是“团队里有100多位经销商,年收入从10万元到100万元”。“下一步,我想培养8个像我这样的首席。”她将玫琳凯的企业价值使命融于自身,“二十年前,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二十年后,我想帮更多人找到方向。”在销售领域,女性事业的发展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让她们在职业起步时就面临信任危机,客户往往对女性销售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家庭责任的分配不均也让女性在事业投入上受到限制。然而,黄亚红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女性在销售领域的职业道路开辟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黄亚红通过一系列销售创新举措树立了标杆,并成就了众多团队同行的理想。她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积累,根据培养初、中、高级销售的不同阶段,将销售培养流程拆解为可操作的动作单元,如针对初级销售的培养,就将销售流程分成目标,态度,自我管理,习惯,执行力等不同的动作单元,每一个单元都配有详细的执行模板。同时还有销售动作后的复盘,让每位销售人员都能实时监控自己的进度和效果。这种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使得团队的销售工作变得更加清晰和量化。
在晋升机制上,黄亚红将晋升路径细化为不同的等级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配套的培训资源。让销售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这一创新举措,将玫琳凯销售的平均晋升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极大地提高了女性在销售领域的成长速度。销售新人的3年留存率也从22%提升至39%。
黄亚红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帮助了玫琳凯团队女性在销售领域站稳脚跟,还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借鉴。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在销售领域不仅能够成功,还能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帮助更多女性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从三尺讲台到销售战场,从漂泊异乡到扎根南京,黄亚红的故事里,藏着无数普通女性的影子——渴望改变,敢于尝试,用真诚与坚持,在时代的缝隙里,拼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而美妆销售与团队培养于她,早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让平凡人变优秀,让优秀人变卓越”的土壤。从追着客户过天桥的外乡女孩,到掌舵万人事业共同体的首席领袖,她的方向盘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让每个平凡女性相信,改变命运的引擎就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