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夏伟
近日,在皖北煤电恒源煤矿北部井副井下口等候室,一排由该矿运输区自制的以混凝土预制台面、木质敷设椅面的长条椅成了广大井下职工的“心头好”。坐感舒适、经济实用的长条椅是全面细致为职工办的好事、实事,也是将“紧日子”过成“好日子”的一件小事。
今年以来,恒源煤矿聚焦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夯基固本、提升双效”工作主题,用好“加减乘除”,探寻提质增效“最优解”,序时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当前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做“加法”
该矿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精煤战略,围绕“源头增量、系统减损、加大入洗”精煤管理思路,以稳产增效、提质增效目标为引领,从优化设计入手,结合井下煤层的赋存状况和地质构造情况,充分考虑井下构造带对煤质的影响,确定科学的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进一步优化切眼、收作线和工作面边界设计,并实行四、六煤合理配采,保证煤质的相对稳定,推进矿井煤质管理与提升。建立完善煤炭质量监督考核管理办法,成立煤质监督考核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煤质管理责任单位、责任人,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分装分运系统使用、生产运输环节水与矸石混入、煤质管理措施落实及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发挥采掘安监员和煤质检查员双重监管职能,确保做到杂物不进系统,煤矸不混装,原煤灰分达到煤质管控总体目标。
此外,发挥选煤厂扩容改建升级优势,进一步优化洗选技术参数,解决选煤工艺不完善,产品质量波动偏大,生产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等问题,同时结合矿井煤质及生产现场实际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浮选技术参数,并辅以优化洗选工艺,提升主产品产率,提高浮选效率,增加精煤产量,实现精煤产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多措并举实现增产提效。一季度该矿累计入洗原煤68.2万吨,洗选精煤30.25万吨,实现精煤销售30.1万吨,顺利完成全年任务的34%,为该矿精煤任务攻坚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
成本控制做“减法”
该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挖内部潜力,狠抓降本增效,优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环节,推行技术经济一体化和一次成巷管理,加强巷道施工质量管理,杜绝无效进尺造成的浪费。细化内控措施,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物资管理,完善材料领取、使用、回收、存储管理,定期对材料领用、设备修复、材料回收情况进行通报,对回收复用工作给予奖励,着力提高职工参与物资回收的主动性。强化修旧利废,增加修复品种和范围,对回收的废旧钢丝绳、锚杆盘、锚杆、设备进行分类管理,通过整形、分解拆除、修复备用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细化用电管理,更换淘汰大功率设备,加大节能设备投入使用力度,推进节能设备选型及改造,降低系统用电单耗。
另一方面,该矿加大材料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材料巡查,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对巡查问题挂网通报、按规处罚,促进材料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季度共开展“反浪费”检查活动9期,通报各类材料问题122条,材料浪费问题扣减考核工资13069元。号召干部职工向内寻找商机,对管路安装、水沟清淤、环境整治、门窗拆除及打地坪等零碎工程实行公开发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施工,最大限度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实现企业和职工双“受益”。
创新创效做“乘法”
对Ⅲ412工作面顶板砂岩水采用“定向顺层+水力压裂”技术,确保安全回采;对二水平南翼煤柱孤岛工作面顶板实施地面超前致裂技术为孤岛工作面回采“减压”,解放煤炭资源约102万吨;对Ⅱ63采区东翼鉴定巷新区掘进工作面采用借巷掩护探查方式超前钻探,实现安全连续掘进……
该矿把创新作为解决制约发展的“金钥匙”,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难题,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将各专业的创新达人、创新资源、技术优势集合起来,面向技能骨干抓岗位创新、面向矿山全员抓技能提升、面向生产现场抓攻坚克难,深入开展科技创新、课题攻关、“五小”创新等活动,让热爱创新的职工成为创客,让创客“组团”创新。
积极构建职工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从影响生产的堵点、难点和薄弱点入手,出点子,亮绝招,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改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大展身手。完善创新项目评选管理办法,确立详细评比标准,组织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和评审组,对创新成果进行整理、筛选、评审、实施、验收,并按照评比等级和项目创效类型进行表彰奖励,推广应用,让创意变项目、让项目变成果、让成果变效益,切实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活力。
隐患治理做“除法”
该矿坚持“超前预防、关口前移”,统筹抓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双重预防”与风险辨识、灾害治理有机融合,持续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五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持日常排查与综合排查、专业排查与专项排查、动态排查与岗位排查的“三结合”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行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化,建立视频监控与现场确认的联动机制,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切实提升事故排查治理质效。持续开展“周末特检”“零点行动”“专项督查”等多形式的动态督查活动,紧盯重点领域、特殊时段、关键环节现场安全管理,重点查处不安全行为、隐患治理效果、关键人员现场履职情况等,突出抓好重大隐患和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树牢“查大隐患、治大灾害、防大事故”的理念。
此外,该矿紧盯安全风险防控,推动安全风险防控由“过程防治为主”向“源头预防为主”转变,提前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分级管控,真正做到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加大视频反“三违”力度,建立视频反“三违”五级筛查机制,设置基层科区视频集中监控平台,实施视频筛查,打造职工不能违的安全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