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自主改善活动

严抓物资管控
樊红月
开源节流一分一厘,降本增效一点一滴。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庄煤业锚定降本增效核心目标,紧盯成本控制关键环节,深挖效益增长潜力空间,抓实物资精益管控、设备自主维修、全员自主改善,以“小切口”撬动“大效益”,让“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在矿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物资超市里的“省钱哲学”
走进高庄煤业井口物资超市,各类物资分类摆放井然有序,库存数量、货源标识清晰……该公司聚焦物资管理,推行全流程精益管控,形成“源头控量、现场节流、循环增值”的降本生态。
“要把物资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牛鼻子’工程,让精打细算成为全员自觉行动。”该公司通过形势任务教育、专题宣讲等方式,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区队、班组一线,把成本管控理念讲到职工心坎里,筑牢全员降本增效思想根基。
他们优化《2025年精益物资管控办法》,创新构建“总额+定额”双控管理体系。根据生产计划动态核定材料消耗标准,精准调控到货周期,实现物资管理由“事后核算”向“事前管控”转型。回收复用环节,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对支护工艺变更等场景的剩余材料限期调剂周转;通过“大改小、长改短”等工艺推进修旧利废,强化废旧物资分级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全方位推动物资管理向“集约化、精准化、绿色化”迈进。
自主维修省下“真金白银”
“每维修一台单轨吊驱动能省1.94万元,还能吃透设备原理!”高庄煤业设备制修厂维修人员褚峻武拆解设备时介绍,话里是满满的成就感。针对单轨吊驱动外委维修周期长、费用高的痛点,该厂成立技术专班攻坚,反复研究、实地调试拆解设备、一点点琢磨,成功啃下这块“硬骨头”,实现“外委转自修”的突破。
“外委转自修”,短短5个字的背后,是该公司向成本“亮剑”、为效益“挖潜”的缩影。如今,自主维修已在车间蔚然成风:单元支架、自移机尾等综机设备自主维修,节省费用135.84万元;自主修复9套锂电池单轨吊驱动装置,节约18万元;自主维修齿辊破碎机,再省12万元……
“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效益,练出的每一份技能都是底气!”该公司秉持“能自修不外委”理念,从技能培训、激励机制入手,大到机电设备,小到零件加工,全链条挖掘自主维修潜力,让外委费用转化为内生效益。
一线岗位上的“创效热潮”
“用旧托辊架和旧皮带改善加工的皮带阻尼器,解决了皮带滑行难题。”
“自主设计加工的可伸缩式皮带机,实现了采煤与掘进互不干扰。”
日前,在高庄煤业自主改善项目评审会上,一个个“金点子”接连亮相。评选出的39项创效价值自主改善项目,各团队获得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表彰激励。这正是全员参与自主改善、降本增效的生动写照。
降本增效不只是“减法”,更要用智慧做“乘法”。该公司在推动重点降本措施落地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创效自主改善”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从优化工艺、技术改造、生产提质提效等方面发力,实施精益化自主改善。政策激励下,一线干部职工纷纷变身“创新达人”,在生产现场找问题、想办法、解难题,掀起“人人参与、个个献策”的创效热潮。今年以来,该公司一线职工提出自主改善项目118项,创效200余万元。
降本增效,贵在点滴积累,重在真抓实干。下一步,高庄煤业将持续深化全流程管控,凝聚全员创效合力,以“毫厘必争”的韧劲把降本增效做深做透,为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