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安徽淮北朱仙庄煤矿多措并举加强生产成本管控,扎紧“钱袋子”、过好“紧日子”。今年1-7月份,该矿物资成本较计划节约352万元,修理费用下降89.4万元,降幅达21%。
紧字当头敲警钟。该矿充分利用广播、网站、宣传栏等载体,持续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使干部职工清楚认识到矿井面临的经营压力、成本困难及节支降耗对矿井发展的现实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把“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风尚。
严字入手细管理。该矿严控物资成本,主动加压,自降材料计划指标1000万元,并将各项费用进行分解,形成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严把材料计划审批、领料控制、用料监督、交旧领新,加强过程管控,细化指标考核,形成严密的闭合管理系统。从配件领用和库存管理入手,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多措并举扎紧成本“钱袋子”,全力过好“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好效益。
创字落脚促增效。坚持用活用好激励政策,积极发动职工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改造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以来,该矿采纳合理化建议39条,科技创新成果11条,“五小”实用技术成果35项。充分发挥各单位自制加工、修旧利废内部优势,全面激发职工节约创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挖废旧物资“含金量”,推动废旧物资“再上岗”。1-7月份,该矿自修2台自移机尾、一部250皮带机,一台沙尔夫单轨吊主机,节约设备修理费用50万元以上。
(张万学 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