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物资供应中心将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下的成本管控压力转化为精益管理动力,通过精准画像、联合拼单、价格追踪、组团把关等创新举措控价降本,将采购资金用在“刀刃上”,给兖矿材料成本套上“紧箍咒”,可比物料降本率、招标节约率等关键数据有效提升,自2024年以来累计综合降本过6亿元。
该中心为兖矿能源集团煤炭、化工等各大业务板块提供物资保障,2024年至今采购物资达百亿元。
第一招是运用“精准画像”机制。中心以“应招尽招”为原则,编制年度招标清单,将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公开招标序列,招标寻源占比显著提升。通过分析历史采购数据、物料特性等因素,科学设定采购量、履约周期等关键参数,给年度集中采购清单“量体裁衣”,2024年至今,146个招标项目省下两亿多元。
第二招是把分散需求“捏成拳”,坚决打好联合采购“拼单”牌。2025年上半年,他们打破壁垒织密“协同网”。把更多的物料品种纳入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采购清单,通过“年度招标+季度项目招标”模式释放规模效应,提升议价话语权,其中仅兖矿能源设备材料招标就省3300多万元。为最大限度挤掉非市场化采购“水分”,物供中心积极推动十余项采购转公开招标,仅上半年的7项就省下300多万元。
第三招是装上“价格追踪器”,用好“联动公式”,实时“精准对标”。物资市场频繁波动,“价格管控不能闭眼摸象”,该中心以“市场雷达+联动调节+内外对标”开启价格强势管控模式。他们牵手第三方资讯平台,借助“大宗商品价格数据库”,实时查看钢铁、化工等12类物资价格,5年内价格曲线犹如行车“后视镜”。配合大宗材料价格设定“联动公式”,黑色金属、化工产品跟着市场“随动调”,让采购价始终“贴”着市场价。同时,他们牵头开展区域精准对标,比货论价,今年上半年可比物料节约3500多万元,有效规避了价格偏离风险。
第四招是组团把关。为避免招标文件“藏私”,该中心邀请由技术、法务、生产等多部门组成的“会审天团”,针对文件合规性、技术合理性和资质条件必要性等组团“挑刺”,严禁各种排他、限制性条款。组建“商务代表库”,规避“人情评审”“人为操控”风险,保障采购公平和透明,2025年上半年招标成功率升至94.57%。从“各自为战”到“协同攻坚”,从“经验拍板”到“数据说话”,兖矿能源物资供应中心正持续算好降本“精细账”,助力企业度危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严敏 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