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平
这是一场“毫厘”之间的较量。
近日,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绝技绝活比武现场,上演了一场灯泡上切割铁丝的绝技:只见灯泡上方贴紧一根2毫米钢丝,选手使用手持角向磨光机将钢丝切断后,灯泡玻璃外壳无一丝划痕,灯泡还可以正常使用,以毫厘之间的工匠精神彰显“蒋庄精度”。
近年来,该矿不断加大工匠人才培养力度,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育体系,构建了“标杆引领、机制保障、全域辐射”的工匠人才培育生态,不断破解人才培养断层、技术攻坚乏力等难题,为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工匠技能人才根基。
刮瓦技术是一种用于机械设备中“滑动轴承”维修和装配的精密加工技术。通过使用刮刀等工具,对轴承瓦的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修整,以达到改善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配合精度、接触状况和润滑性能的目的。可以说这一技术可以与大国工匠相媲美,而这一传统技能传承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机运工区的张磊便是这一技术的传承者。在师傅的教导下,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他从不熟练到技艺精湛,实现了从“工”到“匠”的转变。张磊告诉笔者,刮瓦不仅考验的是一丝不苟的精密度,通过精准的刮削,能促进设备滑动结合面油膜生成,实现良好润滑和散热,避免了局部过热轴瓦烧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矿井节约了设备采购费用。
“作为传统的工匠技术,体现的是工匠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和对安全的绝对负责,他们将不断加大传统工匠技术的培养,让更多的工匠人才脱颖而出。”机运工区党支部书记高歌介绍说。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蒋庄煤矿,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那些工匠们练就了一身绝技绝活。机运工区副区长韩套轮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通过在泵房敷设静压水管路,在每台主排水泵处接出分管、安装电动球阀,将传统盘根冷却装置的引水接口改装到电动球阀下方,并在泵房集控柜内安装PLC控制器,实现了主排水泵密封盘根冷却装置的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盘根更换频率直降,每年给矿井省下10多万元。他先后获得6项国家专利,不断突破了行业技术瓶颈,也印证了工匠不仅是技艺,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防工区班长赵磊的蒙眼组装瓦斯仪器绝活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一次比赛中,从组装电池等零部件,到准确无误连接药品连接管、辅助长胶管等,所有流程一气呵成,仅用时1分钟,一台完好的光干涉瓦斯检查仪就呈现在大家面前,精湛的技术赢得了现场评委的连连叫好。先后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煤炭行业第十六届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项目一等奖、“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等荣誉称号。
毫厘之间见“匠心”。“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也正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匠心”在这里传承、发芽、结果,吸引更多的人成为“能工巧匠”,为矿井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