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坚守一线的测井“老兵” ——记中石化经纬公司胜利测井公司测井项目部副经理何智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春国 沈若斌 李吉建

工作十七载,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基层、扎根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担当,学习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坚克难,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自己的力量,先后荣获中石化经纬公司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奋力攻坚 揽住难啃的“瓷器活”

作为奋战测井一线多年的“老兵”,何智勇始终坚信:党员的信仰,要在最艰苦的战场淬火;党员的价值,要在最需要的时刻闪光。胸前的党徽,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在延长市场,为争取一口重点探井工作量,他驱车上千公里辗转三个县市,在三天三夜的路途中积极向甲方代表推介优势技术,在颠簸的车厢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优质高效完成任务,最终以诚心与实力赢得信任,成功打开市场局面。在蒙古国市场,面对外籍监督对中文规程的质疑,他带领蒙古中亚项目组将作业指导书等翻译成英文,独立编制中英文版深度控制规程、作业流程,在零下25℃的严寒中高标准完成蒙古国4、5区块测井施工任务,获得外方书面表彰。

17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先后征战胜利、东北、西北、冀东、华北、西南等测井市场,不等不靠,主动破解生产难题,出色完成众多重点井、复杂井施工任务,创工区级施工纪录18项、工程公司级施工纪录4项、蒙古国施工纪录1项。

技术拓市 锤炼制胜的“杀手锏”

猛将必发于卒伍。一直以来,何智勇就以“善学习、勤钻研”著称。在担任测井队长期间,他始终秉持精细管理理念,优化流程模式保执行、强化生产运行保提速、优选工艺系列保提效、加强过程管控保提质、抓牢循环总结保提升,将团队打造成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经纬测井铁军”。

在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樊页平1井组,面对过钻头测井工艺首次应用于页岩油水平井的挑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唯有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他带领队伍系统梳理,围绕施工设计、生产准备、过程管控、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等周密部署,“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采取“完成一口、复盘一口、提升一口”的滚动推进策略,每一次作业都坚持优质高效,每一次总结都精益求精,攻克了高温、高压、大位移、长水平段等诸多施工难题,打赢了过钻头测井在胜利页岩油水平井的“破冰之战”,形成了一套测前维保体系、一套页岩油水平井过钻头测井推荐做法,取得了四项技改成果,突破了两项核心技术,创造出五项施工纪录,积累了宝贵的“页岩油作战经验”。

凭借前期积累的经验和精细施工,胜利页岩油多个井组测井一次成功率、测井资料合格率均为100%,过钻头存储式测井工艺被胜利油田确定为页岩油测井首选工艺。他们将实战经验总结为《胜利页岩油定测录导施工推荐做法3.0版(测井部分)》,为后续项目提供了操作指南,实现了标杆到标准的转化。

攻关破题 当好创效的“领头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何智勇始终牢记组织赋予的使命担当,将其内化为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不竭动力。工作中,他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目标驱动”,紧盯生产一线,聚焦制约安全、影响效率的难点、痛点、堵点,将创新作为破局的利刃,让技改成为提质增效的引擎。

过钻头测井是拓市增效的拳头产品。应用初期,甲方反馈专用钻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尺寸不合理,起、下钻时与井壁摩擦较大;二是刀翼设计有缺陷,通井、划眼功能有限。这如同两道枷锁,束缚着过钻头测井技术的推广应用。何智勇主动深入黄河钻井、渤海钻井技术部门调研,与工程师坦诚交流,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风险和需求。掌握第一手信息后,迅速联合钻井工艺研究院协同攻关。经反复论证、精心设计,成功研制出系列化、适配不同井眼尺寸的新型专用钻头。该成果迅速投入应用,有效提高了测前送钻速度和一次成功率,节约了测后通井工序,实现了随测随通随起钻,工程提速提效效果显著。  

近两年,他聚焦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暨群创课题研究;并开展电缆测井、存储式测井深度误差消减方法研究,有效减小误差、大幅降低返工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石油石化企业统计数据安全的风险分析》获2024年度中国统计学会优秀统计分析论文三等奖,《过钻头存储式测井全井段回收技术》获中石化技能人才创新成果二等奖。

初心为炬,照亮前行之路;使命为帆,永葆奋进之姿!站在新起点上,何智勇毫不懈怠,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扎根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为打造世界一流地质测控公司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