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赖世怀 林克攀)盛夏的西昌,室外温度逼近40℃,但在西昌钢钒炼铁厂的高炉出铁现场,更是热浪灼人,局部温度高达70℃。面对严峻“烤”验,该厂依托智能温控系统升级、冶炼工艺优化及全流程保温改造三大行动,三座高炉均实现稳定高产。自7月份以来,该厂日均生铁产量较年初提高420吨,创年度新高,高炉利用系数等指标持续稳居高位。
“我们自主开发的智能温控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厂生技室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在关键高温区域密集部署检测点,实时反馈炉体温度变化与设备状态,精准指导调节风量、优化装料等操作。在持续高温期间,系统成功预警并及时处理了5次温度异常情况,确保了高炉全风全氧高效生产。
为让高炉平安度夏,该厂针对钒钛磁铁矿的冶炼特性,优化分段冷却工艺。其中,铁口区采用双层蛇形管高压冷却系统,压力较日常提升0.8MPa;炉腹部位配置竖向蛇型管强化换热。配合“冷却调控模型”动态调水,使高炉冷却壁温度波动控制在±2.5℃内,确保炉型稳定。
在节能降耗方面,该厂推行的“铁水保温工程”成效显著。通过安装铁水沟弧形保温盖板和建设全封闭挡风墙,铁水流速温降从1.25℃/min降至0.65℃/min;此外,“一罐制”铁水直送工艺的实施,使全流程温降较传统模式减少可达20℃,用技术创新筑牢了高温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