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怀化市“风光储充”能源补给驿站项目开工。 本报记者 彭慧/摄
■ 本报记者 彭慧
2025年盛夏,湘西大地见证绿色能源新里程。7月30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开工仪式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坨院街道板山村(怀化大道旁)盛大举行。这标志着由中城幸福产业合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幸福能源)与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湖南省首个大型“风光储充”一体化能源补给驿站示范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作为大湘西片区首个正式启动建设的“源网荷储充”一体化项目,它不仅是政企合作的典范,更是中城幸福能源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落子。
怀化工程
生动诠释先进模式
该项目总投资约6500万元,其核心在于通过创新性的系统集成,深度融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储能系统与智能超快充电技术,构建起一套可实现“风光互补+储能+充电”一体化协同运行的新能源全业态典范,生动诠释了“源网荷储充,绿电直连”的先进模式。
源(能源生产) 项目充分利用怀化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核心配置包括约3MW光伏发电系统(涵盖车棚光伏、农业光伏等多种应用场景)和450KW风力发电机组,预计风光电年发电量将超过450万度,为驿站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网(能源传输) 依托区域电网进行高效、稳定的能源输配送,构成能源流动的骨干网络。荷(能源负荷): 聚焦于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驿站配备了总计168个充电车位,包括30个大车快充位、20个中型车充电位以及88个小车充电位,其中包含了采用华为液冷超快充技术的超充设备,单枪最大功率高达600kW,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极致体验。此外,预留30个停车位为未来发展提供弹性空间。
储(能源调节) 项目配备了40MWh的大型储能系统,如同一个巨大的“电力海绵”,有效平抑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实现削峰填谷,优化电力供需平衡,并大幅降低整体充电运营成本。
充(能源服务) 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端口,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充电服务。更重要的是,项目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先并最大化使用本地风光绿电直供充电负荷,显著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和减排效益。“源网荷储充”模式的深度落地,其价值远超单一充电功能。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窗口。项目是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2025〕910号文件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号召的有力响应。通过高效利用本地风光清洁能源,实现绿电直连充电负荷,项目全生命周期将显著减少碳排放,成为怀化乃至大湘西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
构建便捷舒适服务生态。驿站不仅解决“充得上”的问题,更着力打造“充得好”的体验。配套建设了约1500平方米的生活服务区,涵盖司机之家、食堂及运营办公空间,为长途货运司机、网约车司机以及私家车主提供休憩、餐饮等多元化服务,真正将能源补给站升级为“便捷舒适的能源驿站”。
树立区域基建品质标杆。该项目是中城幸福能源“一城一网、百城千站”全国战略布局在大湘西片区的关键首站。其高标准规划、高技术集成、高效率建设(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整合与地方协调优势,与中城幸福紧密协作,仅用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从启动到开工的全流程推进),为怀化市乃至湖南省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全新的品质标杆。
创造经济效益与就业机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直接带动新能源设备制造、安装、运维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本地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提供可复制推广样板。作为“绿电直连”领域的实践典范,该项目形成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经验,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为大湘西片区乃至全国类似区域推广“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
怀化项目的成功奠基,不仅是中城幸福能源全国版图扩张的重要一步,更深层次地彰显了国有企业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它既是“事业共同体”合作模式的成果,也为怀化市打造新能源产业标杆城市、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下一阶段,双方计划在大湘西片区复制推广此成功模式。
南京江北
总部引擎驱动创新协同
视线转向长江之滨。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核心区,一片被派森工艺、绿水湾路、象贤路与园达路清晰界定的热土上,中城幸福华东总部正拔地而起。这座总投资5.5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总部基地,承载着企业创新协同的宏大愿景。
这里不仅是科研高地——1#、2#、3#科研办公楼将汇聚顶尖智力,更是一座“以人为本”的能源生态微城。499个车位(地上97、地下392)与632个非机动车位确保通达;风光储充设施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基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匠心独运的功能融合:自1F至19F的酒店客房构筑品质休憩空间;办公区开阔灵活适配多元需求;而那座集食堂、司机之家、公寓于一体的综合设施,则直击异地营运司机痛点——1F的茶饮沙发电视区舒缓疲惫,2F至14F的公寓区以完备设施化解“住宿贵、吃饭难”的困局,成为提升行业安全与效率的温暖港湾。
宏观战略上,华东总部深度嵌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与江北新区发展蓝图;微观运营中,绿色低碳理念浸润每个角落。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高效风电机组、大规模光伏阵列、高容量储能及智能微网平台协同发力,实现能源高效采集、稳定存储与精准调配。经济效益同样令人瞩目:全周期预估收入超65亿元,创造近60个高端岗位,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能。社会效益层面,其“风光储充放”一体化服务网络持续优化充电体验,全周期生态保护举措更彰显发展初心:施工扬尘管控、污水深度净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噪声防控,每一步都践行着产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武汉布局
超充示范与公交绿脉
江城武汉,中城幸福能源的布局同样硕果累累。2024年12月,总投资5400万元、占地6800平方米的“武汉总部风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示范站项目宣告竣工。它配备了5套华为超快充机组、10兆瓦时串式储能、6台微风发电机及300千瓦光伏系统,一举成为华为设备单体最大的“风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可同时满足60台新能源车极速充电需求。
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脉搏之地——汉西一路,一座肩负民生使命的公交充电站已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运营。该站由湖北省华电汇能设计、中城幸福建设、鸿宝电力担纲高压工程,配备了4台480千瓦智能柔性分体式充电堆。通过与深圳永泰数能合作,采用先进的“拖十”方案,每堆连接3台终端(配6枪),24台电动公交可同时高效补能。其智慧之处更在于深度契合公交运营节奏:锁定00:00-06:00及12:00-13:55低谷时段充电,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储能功能的融入,进一步优化了能源利用结构,增强了电网稳定性。专业运营团队、一线设备保障与24小时监控体系,让绿色出行安心无忧。此项目精准解决了汉西一路周边公交充电需求,提升了市民出行品质,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动脉上的关键节点。
深耕绿能
战略定力源于初心
成立于2022年的中城幸福能源,诞生于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澎湃浪潮中。依托独创的“I+4+X超能融合智慧系统”,公司高效整合资源,迅速崛起为综合新能源投资运营商。其战略版图清晰坚定:“液冷超充站 + 源网荷储低碳智慧园区 + 风光绿电制造”三位一体,与国家“双碳”目标同频共振。
从南京总部的创新引擎,到武汉的超级充电标杆与公交绿脉实践,再到怀化开启的省级示范新篇,中城幸福能源以实绩构筑起贯通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的绿色能源生态。每一个精确到千瓦的发电单元、每一处人性化的司机之家设计、每一次低谷电价的智慧调度,都折射出企业“服务国家区域经济、提升城市民生幸福”的履责内核。
随着怀化驿站两年建设期的开启,南京总部科研高地的加速建设,以及武汉项目的持续深化运营,中城幸福能源的绿色足迹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这家年轻而充满锐气的企业,正以南京为轴心,将创新能量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未来,中城幸福能源将持续拓展能源产业创新边界,强化产业链协同,为中国能源结构的深度优化、产业体系的高端升级注入不竭的绿色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塑造属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典范未来。绿能澎湃处,幸福正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