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慧:以科技与服务赋能矿山数字化转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胡杨

在中国能源产业的深厚土壤中,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女企业家——王慧。她用十余年的时间,将两家企业打造成矿山智能化领域不可忽视的技术引擎和服务支撑。北京睿信致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中联融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她的领导下,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精准服务矿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助推矿山安全生产与人才培养升级的中坚力量。从2009年创立北京睿信致诚科技有限公司,到2013年布局北京中联融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慧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在推进——用科技与服务构建矿山行业可落地、可持续的数字化底座。

王慧的战略眼光在于,她并不将企业发展局限于设备销售或软件交付的单一维度,而是始终站在系统思维的高度,重构客户价值链。睿信致诚聚焦的是矿山的现场刚需”——安全培训、工控防护、态势感知等直接影响人命与运营的关键场景。在王慧看来,矿山的数字化不是把一堆先进技术堆上去,而是让它们有机协同、精准适配,并在实际运行中稳定可靠。她带领团队持续投入三维培训系统、仿真考培设备、安全态势平台的集成与调试,以十余年如一日的专业服务,赢得了神华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的长期合作。这不仅是一种业务能力,更是一种行业信任的积累。

而中联融创的设立,则体现了她对产业链完整性的系统认知。她意识到,数字化系统若缺乏底层支撑设施——高性能服务器、网络核心设备、显示交互终端等,任何上层智慧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她以基础设施运维为切入,从核心交换机到大屏拼接系统,从刀片服务器到实验检测仪器,打造出稳定高效的支撑平台,为智能系统的部署与运行筑牢地基。更重要的是,她强调服务嵌入而非交付即止,建立起从前期设计、中期部署到后期运维的全周期管理体系,让客户在用得起之后,更用得好

这两家企业,一个强调系统应用,一个聚焦技术基础,看似各自为战,实则互为支撑。在王慧的统筹下,它们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字矿山技术生态。她推动的设备+集成+服务的复合模式,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响应效率与落地质量,更在行业内树立起系统解决方案+长期服务能力的品牌口碑。这种能力,正是当前矿山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时最渴求却最稀缺的。

作为行业赋能的践行者,王慧始终坚信,数字化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式的重新定义。在她的推动下,公司不仅构建起覆盖硬件、系统集成与服务的解决方案闭环,还在软件层面实现了关键突破,先后主导研发了多项面向矿山与能源行业的核心软件。这些软件涵盖储能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矿山采掘仿真平台、作业人员智能培训与考核系统,以及面向能源企业的数字化生产与管理培训平台,构成了当前矿山信息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应用支撑。

在这些技术背后,是王慧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与对实际场景的深入理解。她强调,矿山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应仅仅停留在可视化自动化层面,而应上升为智能化决策人机协同的阶段。而这一跃升的核心,就是”——她始终认为,技术的进步若不能同步培养一批具备数字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再先进的系统也将成为摆设。

因此,她在技术开发的同时,特别注重将培训与考核机制嵌入系统之中。由她主导研发的作业人员智能培训系统,融合三维仿真、行为识别、操作评分等功能,已被应用于多个煤矿生产基地,帮助企业从源头提升作业规范性与安全水平。她坚信,真正意义上的矿山升级,不仅是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的同步进化。而企业在这其中,既是推动者,更是孵化者。

采访中,王慧多次强调她对行业未来的信心。矿山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不仅要提供技术,更要成为客户坚实的合作伙伴,真正帮助他们实现安全、绿色、高效生产。她的目光始终投向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从设备到人员,从管理到培训,全面赋能矿山企业,让技术成果惠及最前线的工人和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