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认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许诺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局部冲突和对抗对峙仍然时有发生,“零和博弈”思维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各国优先保障本国利益,国家间沟通不畅、相互警惕提防造成了资源内耗和浪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的中国方案。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推进,旨在整合全球资源、减少国际内耗,促进各国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思想依据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分工使世界各国形成紧密的命运关联。即使存在摩擦,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化解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明智之举、必然选择。然而,世界各国人民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认同,想要构建共同体,必然要找到各国利益诉求的交会点,锚定各国人民价值理念的异中之同,而这个共同点就是“共同价值”。

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因长期服务于特定国家利益,奉行“零和博弈”的对外策略,逐渐异化为霸权国家排除异己、为己谋利的工具,进而失去了普世的意蕴,丧失了价值引领功能。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治理体系亟待革新的背景下,“共同价值”理念引领的缺位催生了对新型国际合作理念的迫切需求。中国立足全人类共同利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打破国家边界局限,强调人类整体利益的一致性,谋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想依据。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实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念的传播需要物质实践的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认同,依赖于其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切实利益与发展机遇。只有通过具体实践让各国人民感受到生活改善,才能真正增强对这一理念的认同感,避免陷入意识形态争论。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在于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全人类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基础,推动理念从愿景走向现实。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认同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贸易合作与强化风险防控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经济环境,首先要坚持多边主义,深化贸易合作与强化风险防控。一方面,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协商,完善多边与双边合作机制,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合作与市场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贸易合作成本,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境外投资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项目实施和企业运营的风险因素,为决策提供依据。其次,要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共享风险防范经验和信息,维护境外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地缘政治沟通与合作

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核心在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范式,超越传统地缘政治博弈思维。首先,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坚持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项目。通过增进互信、减少误解,消除部分国家对地缘政治干涉的顾虑,提升国际合作参与度。其次,积极推动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建设,将传统地缘政治中的“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共赢”。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为沿线国家提供政策沟通、经验交流的渠道,化解地缘政治矛盾,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三)强化利益协调与共享,增进国际合作认同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认同,归根结底是对其背后共同价值理念的认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各方的权益和收益分配方式,按投资比例分享收益;同时,加强对东道国员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当地自主发展能力。其次,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各国人民切实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实惠,增强对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感。再次,推动包容性发展,关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差距和弱势群体利益,加大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提升发展能力,缩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差距。最后,要通过加强合作成果宣传,提升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辅相成,通过深化国际合作、破解发展困局、强化利益协调与共享,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认同,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持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