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强化安全文化引领,筑牢矿山安全基础”安全文化宣传分享活动在攀枝花开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游云川 蔡芝源 文/图)6月24日至26日,一场以“强化安全文化引领,筑牢矿山安全基础”为主题的安全文化宣传分享活动在四川省攀枝花、乐山、宜宾等地接力展开。
来自华荣公司绿水洞煤矿、斌郎煤矿、叙永一矿、石洞沟煤业公司、攀枝花精煤分公司等煤矿单位的5名一线职工化身“安全文化宣讲员”,通过讲述亲身经历的安全故事,分享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感悟,共同奏响矿山安全文化最强音。
此次活动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新时代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活动围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结合矿山班组安全建设推进情况,旨在通过职工的真实案例,进一步强化安全文化在矿山中的引领作用,让安全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筑牢矿山安全生产防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全文化入脑入心
让“主动避险”成为习惯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绿水洞煤矿工会办公室宣传干事陈怡以《让“安全文化”成为每个矿工“主动避险”的肌肉记忆》为题,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安全文化,绝不能只贴在墙上、挂在嘴边!它必须流进我们每个矿工的血液里,变成‘主动避险’的‘肌肉记忆’!安全,就是最大的讲政治,就是最高的效益,更是每个家庭最深切的期盼!”她呼吁全体工友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大家齐心,才能筑起最牢靠的安全防线。
“我们建立了‘班前安全宣誓’‘事故案例警示’‘安全标兵评选’等机制,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安全习惯。”陈怡说,绿水洞煤矿还创新性地开展“安全家书”“安全亲情寄语”等活动,让矿工家属也参与到安全文化传播中,使“我要安全”成为每位职工的自觉意识。
近年来,华荣公司全面落实“1335”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即“1个目标、3个层面、3个体系、5种文化”,通过制度约束、文化熏陶、亲情关怀等多种方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体系。绿水洞煤矿的做法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实践。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
幸福是家人最深的牵挂
“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彼此陪伴、相互理解,就是最大的幸福。”石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防队监测监控工胡玲华以《你平安,家才圆满》为题,讲述了一个普通矿工家庭对安全的期盼。
她动情地讲述:“‘四季长安’文化长廊和‘巾帼文明宣讲队’,把安全与亲情融入职工心间。每次看到矿工兄弟们读着我们写的安全家书,眼里闪着光,我就知道,这份工作意义非凡。”
斌郎煤矿采煤二队割煤二班班长李小飞则以《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为题,生动讲述了斌郎煤矿将“家文化”融入安全管理的做法,通过“六必访”“七必谈”和“98334”管理体系,让安全规程充满温情,使矿工深刻认识到遵守安全规程是对家人的爱与承诺。
厚植安全文化根基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攀枝花精煤分公司第一洗煤车间技术员高艳林在《厚植矿山安全文化,筑牢企业发展根基》演讲中强调,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高艳林介绍,该公司通过“安全培训常态化”“隐患随手拍”“安全积分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叙永一矿地测部技术员常楚钰则以《以安全之光照亮煤矿发展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与师傅老宋的故事。“师傅常说,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常楚钰说,“正是师傅的严格要求,让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
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筑牢矿山安全防线
宣讲活动结束后,参与职工纷纷表示,这些身边的安全故事让他们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但听了这些真实案例,才明白安全就在细节中。”一位来自绿水洞煤矿的职工说。
此次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安全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安全生产的再动员、再教育。未来,华荣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职工都成为安全的践行者、守护者。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以文化引领安全,以制度保障安全,以行动落实安全。”华荣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1335”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创新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煤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