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茹永杰参加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场留影
■ 王晓峰
2025年,在全国劳模的领奖台上,一位来自青海高原煤矿的矿工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茹永杰,从27岁踏入煤矿成为协议工,历经14年扎根煤海,用双手改写命运,不仅成为青海省煤炭系统唯一的全国劳模,更在高原煤矿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奋斗之歌。
“永杰不善言辞,但干活儿绝对是把好手!掘进机、锚索钻机、架棚,就没有他干不了的活!”“他带的班凝聚力超强,再难的任务交给他,保准儿给你漂亮完成!”“我最服永杰师傅!有担当、技术硬,办事还公道,这全国劳模他当之无愧!”在河南能源义煤公司青海义海能源大煤沟矿综掘队采访,提起一班班长茹永杰,大伙儿都是赞不绝口。
逐梦煤海,从协议工到业务骨干
1984年,茹永杰出生于河南义马一普通农家,中学毕业后便开启外出打工生涯。2011年6月,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在义煤千秋煤矿当矿工的伯父告诉他:“矿上要招一批协议工,每月工资三四千元,干得好还能转正。”转正,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这对一心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茹永杰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几天后,27岁的茹永杰跟着伯父进了义煤千秋煤矿。半个月岗前培训后,他被分到义煤千秋煤矿掘进一队。师傅郑银敏是队里的“全把式”,对这个踏实肯学的徒弟教起来更是毫无保留。刚开始,茹永杰跟着师傅运料,一周后就进了工作面。操作掘进机、锚索钻机、架棚……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咬着牙地学。两年时间,他凭着一股拼劲,从普通矿工当上了组长。此后,又陆续担任副班长、班长。2015年1月,他凭借实际出勤、工作能力和个人表现综合第一的成绩,成了一名全民合同制工人。
2017年,义海能源大煤沟矿传来招人的消息,茹永杰心里又泛起了波澜。为了多挣钱使家人过得更好的朴素愿望,他和几个工友商量后,瞒着家人报了名。
“去青海,高原缺氧,万一有个好歹可咋办?”“孩子还小,你走了,家里老人孩子谁照顾?”父母和妻子听说他想去青海,急得直摇头,但此时木已成舟。临走那天,父母红着眼眶叮嘱:“到青海,好好工作,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妻子强忍着泪水说:“你放心,家里有我,父母、孩子我都会照顾好的,别牵挂家里。”
初到高原,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疼、气短,但他凭借“别人能生存的地方,我也一定能坚持”的信念,迅速适应环境。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他不到三个月升任组长,半年后成为班长,开启了在高原煤海的深耕之路。
匠心坚守,
安全生产与技术创新双突破
“干煤矿,挣的就是安全钱!安全是1,其他都是0!”这是茹永杰常挂在嘴边的话。刚工作时,发生在他身边的两起血淋淋的事故,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工友小李往注浆机加料时,为图省事,不按规定操作,直接顺着料槽倒物料。结果,工作服袖口被运转部件勾住,右手腕关节下瞬间被绞碎;还有一次,工友王志(化名)在接钻杆时,图省事,没有摘掉手套就直接去作业,结果手套被夹在钻杆的接箍内,三根手指被夹掉、筋被拽出。
“这两起事故都是因为违章作业或者违章操作造成的,它使我深深地明白,并不是每次违章作业都能造成事故,但所有的事故都是违章造成的,而一旦酿成事故,对职工家庭造成的伤害都是长久的,是永远的。”茹永杰说。
因此,每天的班前会,永杰强调最多的是人、机、环、管。每天接住班,他首先检查机电设备是否正常,查看窝面架棚是否符合要求,迎头顶板、煤壁是否完好,有无片帮冒顶征兆,如存在不安隐患,绝不留到下班。在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基础上,他结合高原煤矿实际,独创“五五工作法”,严格把控人、机、环、管各个环节。靠着这股子较真劲儿,茹永杰带领的班组连续7年没发生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年年被义海能源评为“安全先进班组”。
在技术创新方面,茹永杰同样有不俗表现,他不仅能凭借经验“闻声辨病”,快速定位设备故障,还热衷于“捣鼓”坏设备。针对生产工具的不便,他主导和参与9项小改小革,其中自制的连网丝扎钩装置,不仅提升工作效率两倍以上,还降低了安全风险,后,该装置荣获矿小技改项目一等奖,近年来,茹永杰先后主导和参与F111070上巷防偏压皮带辊制造、无极绳绞车护罩自制、大坡度掘进施工扶梯改造等小改小革项目9项,为企业直接和间接创造效益60余万元。
身先士卒,急难险重冲锋在前
“煤矿的班组长,就是技术上的能手,业务上的好手,急难险重险面前的旗手!”茹永杰说,“作为一个煤矿最基层的兵头将尾,有没有号召力,职工看的不是你遇到危险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
2023年5月,综掘队掘进的F111060工作面下巷掘进到350米处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断层,因为此时正处于巷道的最低处变坡点位置,加上底板系炭质泥岩,遇水即化,导致掘进机出现下沉。队里制定措施,要求加快推进速度,但效果不佳。经过几番折腾,掘进机履带已经完全陷入泥浆里了。经召开“诸葛亮会”,他们决定先把掘进机向后退出,然后在掘进机下垫圆木、枕木,然后快速推进。但掘进机此时已彻底“趴窝”,前进不行、后退不能,如何才能顺利把掘进机倒出?这项任务由谁来完成?大家异口同声:非茹永杰班莫属!“保证完成任务!”茹永杰掷地有声。
零点班打基础,把倒出掘进机所用的原木、枕木按尺寸裁好,运送至指定位置。7点40分,茹永杰班组就立即投入战斗,他和6名职工跳入没膝的泥浆里,用铁锨、水桶,把泥浆提到后面皮带上,拉出去,随后让人抬来圆木和枕木,利用掘进机后面的支撑部位,启动升降油缸,缓慢升起,使掘进机尾部逐渐抬起,然后开始在履带下面垫上圆木和枕木,随后启动铲板升降油缸,将铲板尽量降低并向前伸出,使其接触到较为坚实的地面,作为支撑点。
“圆木又湿又滑,泥浆里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摔倒。”工友回忆说。可茹永杰带头干,哪里最脏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掘进机终于被推了出来。那天,茹永杰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多才出井口,浑身泥水,累得话都说不出来。
回忆曾经过去的那一幕,职工秦小强说,那一段时间,真不是人干的活,不仅底板有水,而且头顶也有水,每天接住班,首先是清理泥浆,然后开始掘进,打锚索钻机,打锚索钻,头顶的水加上打钻的水顺着衣袖、领口一直流到胶鞋里,衣服每天都是湿漉漉的,在窝面还好,到大巷,冷风一吹,浑身冻得直打哆嗦,那时间,矿上在锅炉房里专门给我们队设立了几排晾衣架,但到井下不到两个小时,就全身就湿透了。
“我和永杰是2017年一起从义煤千秋煤矿来到大煤沟矿的,永杰最大的优点是负责任。在井下,他不仅能确保当班安全无事故,而且还会对下一班,甚至是下下一班安全生产提出建设性意见。他把跟班队长甚至队长该干的活都干了,该操的心都操了。”全煤行业劳动模范、综掘队队长李振说。
“一个高明的棋手,通常能走一步看两步。而永杰,在井下遇到现场安全不稳定的情况时,却能走一步看两步、三步,甚至更多,他对现场情况的准确预测,他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为我们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综掘队党支部书记马坡说,“只要永杰在井下,我们放心。”
以身作则,
凝聚团队的“暖心班长”
“永杰对我们,比亲兄弟还亲!”职工王国军说起这事,眼圈都红了。
在工友眼里,茹永杰不仅是技术过硬的班长,更是亲如兄弟的好大哥。2022年12月,新冠疫情放开,矿上不少职工发烧咳嗽,医务室的药全没了。同宿舍的四川绵阳籍职工王国军高烧39度多,难受得直不起身。茹永杰知道后,二话不说,就请假跑到150公里外的德令哈去给他买回了连花清瘟和抗病毒合剂。王国军康复后,非要请他吃饭,茹永杰连连摆手:“你离家这么远,挣钱不容易,要请客也是我请!”
“当时我刚从老家来矿上不久,举目无亲,没想到给我关怀的竟然是一个和我没一点血缘关系的人。”就这一件事,让王国军感动得不行,他认为茹永杰这个人“可交”,后来,他专门申请调到茹永杰班里。
当班长,工分分配是个大难题。茹永杰宿舍有个记事本,详细记着每个职工的出勤、工作量和表现。每月分配工资,他公平公正,多劳多得,大家心服口服。“出力多的,咱得让人家拿得多;出力少的,也得把道理讲明白。大家出来都是为了挣钱,只有公平,队伍才有凝聚力!”茹永杰说。
从协议工到全国劳模,14年的时光,茹永杰用汗水、匠心与担当,在高原煤海铸就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始终心怀感恩:“荣誉属于公司、属于义海、属于大家。”如今,他正以新的目标继续前行,将技术传承给更多年轻人,在这片他深爱的煤海中,续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