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 常德市“菁英”工程培训班在长沙开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2 3 开班仪式现场.jpg

●开班仪式现场

 

■ 本报记者 李凤发

 

6月3日,由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常德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承办,湖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协办的2025年常德市“菁英”工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培训班在湖南农业大学正式开班。从该市精心遴选出的50名重点产业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班以“提升素质能力、赋能产业发展”为核心,聚焦常德市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尤其是蔬菜、米粉产业在市场信息、品牌打造、产品销路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旨在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原生动力。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军锋认为,通过“菁英”工程的实施,绘就“产业融合更深入、品牌价值更凸显、助农成效更扎实”的常德农业新图景,走出一条“以人才振兴引领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常德路径。

据记者了解,本期集中培训班为期7天,在长沙集中培训3天后,将组织学员前往广州市、深圳市进行4天的现场观摩培训,通过实地考察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拓宽学员视野,启发创新思路。此次培训突破传统短期培训的局限,构建了“理论输入-实践验证-能力转化”的全周期培养体系。集中培训后,遴选20名优秀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陪跑,由专业导师团队提供战略规划、数字化管理等深度指导。这种模式与保定、清苑等地的 “导师帮带制度”形成呼应——保定市组建包含高校教授、农业专家的总导师团队,通过定期会商、业务会诊等机制解决技术难题,而常德更进一步,将跟踪服务与标杆企业培育结合,目标是形成可复制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培训还注重产业模式创新。例如,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特色为基础,加工为支撑,品牌为牵引”的发展思路,而常德米粉产业园通过整合13家企业、制定行业标准,正是这种思路的实践。学员在培训中接触到的“公司+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模式,有望推动蔬菜、米粉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