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宜宾市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现场会在长宁举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png

为提升油料作物供给保障能力,推动宜宾市及四川省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加强各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日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主办,长宁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2025年宜宾市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现场观摩及培训会在长宁县召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雄,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张英率省市农科院相关专家,长宁县副县长徐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光琴,及宜宾市各区、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分为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和油菜产业开发交流培训两个环节。在龙头镇武宁寨村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400亩油菜一派丰收景象,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挂满枝头压弯了腰,匍匐在田间。农机手驾驶割晒机在田间进行两段式收割作业示范,随着割刀高速摆动,金黄色的油菜被割倒在地,就地晾晒几天后,再用机器捡拾脱粒。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敬介绍了示范基地情况,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本川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油菜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并进行了现场演示。专家组一行沿着田埂,边走、边听、边看、边议,在观摩、交流与研讨中,为油料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此次展示的高产高油品种、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成果,为宜宾市及四川省油菜选种优种、保障油料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专家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专家组表示,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要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动员农机手精准、安全作业,抢农时、增效率、夺丰收,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此次观摩会不仅为行业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更明确了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推动油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在培训会上,长宁县副县长徐江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会致辞,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快油菜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宜宾油菜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能够不吝赐教,为长宁县油菜产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雄和四川科技下乡万里行(油菜团队)专家郑本川、赵远林作了精彩授课,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

据了解,长宁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现代农业试点县”“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等殊荣。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稳定在50万亩以上、产量21万吨左右;油料播面16.6万亩,其中油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以上,平均亩产160公斤,总产量2.2万吨以上,是长宁县重要粮油作物之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长宁县油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水平逐步提高,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为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宜宾市油菜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将有力促进油菜产业迈向新高度,进一步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了示范带动与培训推广,有助于建设一批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形成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粮油示范基地,让科研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