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岚
2003年11月,当北京德博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北京海淀区的一间办公室挂牌时,很少有人能预见,这家以爱德华·德博诺博士思维工具起家的公司,会在20年后成为中国企业管理智能化转型的“技术策源地”。创始人赵如意,这位兼具哲学思辨与技术专长的跨界者,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技术成果,在2023年数字生态大会上摘得行业创新桂冠。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将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在中国本土化,更在于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中国企业智能化管理的“操作系统”——既保留人文思考的弹性,又赋予技术落地的刚性。
赵如意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基于大数据的企业项目决策分析系统 V1.0”不仅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还能通过智能算法动态预测投资回报率、市场需求变化,并模拟不同决策路径下的风险与收益,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精准化的决策支持。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成果已帮助多个行业的企业提高了投资成功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使企业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增长,如同“战略望远镜”。而他研发的“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算法的企业经营风险预测与控制系统 V1.0”则堪比“企业心电图”,某跨国电子集团应用后,供应链中断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7%,避免因工厂罢工导致的订单损失。
在2023年数字生态大会上获奖的技术成果“基于分层算力网络的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V1.0”中,赵如意依旧展现了他对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通过边缘计算+云计算+AI智能分析的技术架构,对企业的生产、物流、采购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成本控制不是一刀切,而是基于场景的博弈。”这种理念贯穿他的设计——从跨国集团的全球供应链,到中小企业的仓储物流,这项技术成果可自适应调整优化粒度。
2024年初春的某报告厅,赵如意向在场企业家展示着一组震撼数据:其风险控制技术成果在某省级城商行的压力测试中,准确捕捉到小微企业贷款组合中潜藏的“蝴蝶效应”——水产养殖户的饲料成本波动,竟通过7层供应链传导影响远在300公里外的食品包装厂偿债能力。这种穿透式风险预警能力,使该行全年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98%。
20多年前,赵如意将德博诺的思维工具引入中国时,有人质疑“方法论能否对抗市场波动”;如今,他用一系列智能化技术证明:当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企业获得的不是僵化的“标准答案”,而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元能力”。这种能力,或许正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最需要重塑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当被问及二十余年创业历程的关键词,赵如意凝视着办公室墙上的爱因斯坦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沉吟片刻答道:“在企业管理科学领域,我既要做技术创新的急先锋,更要当人性价值的守护人。”此刻,窗外路上的车流与服务器机柜的指示灯交相辉映,恰似这个时代理性与温度共舞的缩影。这位在第六届创新中国科学家经济学家年会上荣获创新中国企业咨询管理领域功勋人物的赵如意,正继续向着“让每个商业决策闪耀智慧光芒”的愿景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