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群英荟萃 向“智”笃行 —— —中国煤炭学会智能综放工作面高效低成本常态化运行技术经验交流会侧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胡云峰

514日,微风和煦,绿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机中,全国智能化标杆煤矿、中国煤炭学会智能综放工作面高效低成本常态化运行技术经验交流会协办单位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有的是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的代表,有的是煤矿智能化管理的负责人,有的是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管理人员和运维骨干,还有的是满怀信心向2025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发起冲击的挑战人。今天他们来到这里,要看一看、学一学、取取经。

矿区主干道两边彩旗招展,夹道欢迎着客人们的到来。“管设备就是管生产,管数据就是管设备”“智能保安、少人则安、无人则安”“本质安全、降本增效、为矿工谋幸福”……每一个理念都是匠心独运,都在无声诉说着智能化发展之路的艰辛和辉煌。

在智能调度集控中心观看5013工作面智能常态化生产场景,在副井口入井等候室观摩设备三方远程“会诊”的方便快捷。精心打造的文化墙、美轮美奂的月亮湖瀑布、智能管控系统、阳光下作业的视频监管手段……无论是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还是如“大脑”般灵活高效运转的智能化系统,都给客人们带来了不一般的沉浸式体验,让客人们不停吸收、不停感悟,不停收获。

都说麻地梁煤矿智能化水平高,高在哪里?据说该矿5013工作面实现了智能常态化生产,都有哪些亮点,哪些技术支撑?怀着好奇,带着期许,参观人员井口宣誓后,纷纷入井一探究竟。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的智能远距离供液系统,煤帮侧的三路高压进回液管道长3600米,这个系统供液安全可靠,在地面集控就能实时获取泵站参数。供液管路首尾端头各装1台流量计用来观测供液压力变化,根据间隔布置的1800米漏液传感器供液时采集的振动波形,就能掌握管路是否漏液,避免了跑冒滴漏造成的供液浪费,降低了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

“这个供液系统好,距离远不说,还不浪费,在地面就能掌握供液情况,值得我们煤矿好好学一学。”听完介绍后,一名参观人员激动地说。

“在我们的左手边是冷却水循环复用系统,可别小瞧了这套系统,将工作面电机、减速机的冷却水接入集中回收水箱内。在辅顺侧安装一套冷却水循环装置,不但能实现净化水的再利用,每年节约水资源就能达到1.3万方。”

“这是智能供电系统,电子显示屏能实时读取供电设备的运行电流、电压、温度等关键数据,上传到地面集控系统的数据能够满足日常设备故障远程复位,高低压侧分合闸、参数设置等远控功能。”

智能注氮灌浆系统、工作面人员精准定位基站、地质钻孔“一孔多用”、工作面架间数据显示屏、踏板喷雾装置、智能监控和照明、油液在线监测、超长步距皮带自移支撑装置……一桩桩创新、一件件发明,让职工的聪明才智闪闪发光,堆砌起了采煤工作面的智能常态化运行。

“创新渐欲迷人眼”之际,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健、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金铭及时进行补充说明,让参观人员入脑入心、不虚此行。

“这是智能雾炮降尘装置,新型、环保、降尘效果好,不用风、电就能将水雾化,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

“本质安全、降本增效、为煤矿工人谋幸福”,在一个工作面当中,都得到了最直观展现,随着智能雾炮降尘装置讲解的结束,整个工作面行程进入了尾声。参观人员表示,通过参观5013工作面智能常态化生产,真正达到了交流互鉴的效果,这次是大家一起来,下次大家一个一个来,“开小灶”、取“真经”,一定要把麻地梁煤矿综放智能化开采的经验学到手!

智能化工作面高效低成本常态化运行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麻地梁煤矿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感谢主办方精心搭建的交流互鉴平台,通过这次应时而变、驭智而进的思想碰撞,煤矿全面实现高效低成本常态化运行必将大有希望,大有可为!一名参观人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