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北重集团:聚焦质量攻坚 筑牢品质根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图2.jpg

为全面提升某备件产品的生产质量,确保产品工艺精度与可靠性,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303车间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召开机加过程质量专题研讨会。车间领导班子、技术员、一线班组长及骨干人员齐聚一堂,围绕机加环节潜在质量问题展开深度剖析,系统梳理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为后续高质量生产奠定基础。

问题导向:

深挖机加工工序流程隐患

“我们在精加工时,即便严格按照工艺参数操作,仍可能出现变形超差的情况,这可能与装夹方式有关。”有着18年一线经验的班组长王金柱率先打破沉默,从实际操作视角抛出问题。

数控立车工朱海滨补充道:“上一批次备件产品在数控车削过程中存在刀具磨损监测滞后问题,易导致批量加工时精度波动。”

技术员李光则提出因刀具崩刃、工装定位偏差易引发加工缺陷的问题,提出“分段优化切削参数”的设想,将抽象的质量问题具象化,引发与会人员共鸣。

质量检验员马红指出,目前检验环节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建议在关键工序设置质量监控点,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检的优势,确保加工过程的数据可控。

会议采取“头脑风暴”模式,与会人员结合近期生产数据与历史案例,围绕立车、插齿、钻孔、装配等核心工序展开讨论。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团队最终锁定设备参数校准、刀具生命周期管理、质检标准细化等6类关键控制点。

精准施策:

构建多维度质量防控体系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出我们座圈班的‘五精工作法’了,那就是精准计划、精准操作、精确记录、精密协作、精诚服务,正是凭借着这个工作法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我们班组生产的产品合格率才能始终保持在100%。”班组长王金柱说。经过长达2小时的思维碰撞,车间形成了覆盖技术改进、管理升级、人员赋能的三维防控体系。

在技术创新层面,优化切削参数、定制新型刀具,同时对关键工序的工装夹具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精加工的稳定性;在质量管控上,增加关键尺寸的抽检频次,全面发挥操作者自检的优势,并建立质量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整改流程;在人员培训方面,逐步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避免“靠记忆”的弊端,提升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工艺标准精准执行。

管理升级:

将质量意识融入生产基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此次研讨会不仅是问题的梳理会,更是质量提升的动员会。”303车间主任翟晓蒙在总结中强调。

“我们要以‘零缺陷’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建立质量追溯闭环管理体系,最终实现用流程‘防错’,而不是‘靠人盯人’的质量管理目标。”

未来,车间将持续深化质量文化建设,推动全员参与质量改进,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行业标杆产品,为公司“十四五”攻坚行动注入强劲动力。(白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