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用“单纯”撬动千亿生态——苏河汇创始人罗钥的创业哲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军

从成都七中质疑规则的少年,到在地铁站持证上岗的手游推广者;从创业谷底挂上愿望画布的自救者,到操盘千亿交易额的企业生态构建者——罗钥,是一个用单纯重构商业逻辑的创业者。

他创立的苏河汇,如今已覆盖全国17城,服务客户超3000家,累计投资企业150余家。它不仅是孵化器,更是一个最懂中小企业主,并助其迈向卓越的创业大学

顶级学府的思维烙印:质疑,是最早的创业练习

在成都七中120周年校庆的演讲中,罗钥曾向校友们抛出一个问题:教育究竟赋予我们什么?这所培养了陈睿(哔哩哔哩董事长)、王小川(原搜狗CEO,现百川智能创始人)等商业领袖的中学,用独特的教育方式为他埋下了创新的种子。班主任打破常规设立五名班长的实验,让规则是用来突破的这一理念深植其心;而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学习,则赋予他技术洞察与跨界思维。

名校真正的价值,是教会我们如何用无知者的姿态面对世界。罗钥总结道。这种精神贯穿了他的创业历程:从质疑固有流程到创造全新规则,从质疑行业惯例到重构商业逻辑。

三次创业:从游戏少年到企业服务生态构建者

第一次破局:地铁站里的持证创新2005年,上海地铁站内,罗钥洞察到年轻人对手机游戏的狂热,却因缺乏资质无法进入市场。一周内,他考取了营业员上岗证书,成为上海首位持证上岗的手游推广者,并以7400万元出售首家公司,实现原始积累。看似偶然的成功,实则源于对政策红利的敏锐嗅觉和快速行动力。

第二次觉醒:跨界失利中的价值反思。2009年,罗钥转战手机方案设计领域,却陷入恶性竞争,亏损千万。这一教训让他深刻意识到:技术若脱离市场需求,只是空中楼阁。从此,他将方向转向具备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的赛道,重新定义创业的底层逻辑。

第三次跃迁:苏河汇的生态革命。2012年,罗钥创立苏河汇,构建孵化+投资+服务三位一体的企业生态平台,愿景是打造中国的Y Combinator。他坚持自建生态,不依赖资源外包。截至目前,苏河汇已布局全国17城,运营面积超30万㎡,累计投资150余家企业,服务客户超3000家,交易总额突破千亿元。其中星选闪电、无界眼镜、Cotton GamesMIKE CRM等项目的回报率超百倍。

文化锻造:复制创始人精神的组织试验

在罗钥的商业哲学中,技术易被复制,产品难免不被超越,唯文化不可替代。苏河汇的文化是八组词:客户至尚、主人翁精神、创新与简单、选贤育能、赢得信任、求同存异、使命必达、健康快乐。在苏河汇,不管发生什么,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超越了职务的分工。苏河汇的员工叫做苏河人,罗钥说,苏河人始终代表团队和整个公司行事,苏河人把简单作为一种能力,苏河人用数据和第一性原理解决争议,苏河人允许质疑、鼓励争辩,但不允许推诿和内耗。苏河汇正在构建的是一种创始人精神可以被复制的组织,这或许就是苏河汇的核心竞争力。

走出低谷:一张愿望画布的力量

十年前,苏河汇陷入低谷。资金吃紧、业务受阻,罗钥开始怀疑方向。这时,一位年轻创业者给了他一个玄乎却真诚的建议:做一张愿望画布。

他照做了。画布上有八个目标:健康、家庭、兄弟、书、海景房、出海之车、钢琴演奏会、上市公司。每天醒来第一眼看到它,睡前最后一眼也看着它。

那是一张信号放大器,把我抽象的想法变成具体的图像,把虚无的未来转化为可执行的现在。罗钥说。

他靠着这张画布,一步步走出了人生至暗时刻。

单纯与抽象:创业者的两把利刃

当被问到没有背景、资源的年轻人能不能创业时,罗钥回答得异常坚定:

能打破规则的,从来不是知识,而是单纯

他把单纯称为创新的第一把钥匙,因为单纯,所以无惧;因为无知,所以敢问。只有保留这份执拗的初心,才能不断刨根问底,击穿行业的惯性与天花板。

与此同时,他强调创业者的核心能力——抽象力: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客户的痛?用两句话让人信你?这就是抽象力。

他自己每天都在训练语言的打磨,三句话内讲明价值,五句话内建立信任。抽象力,成了他击中客户心理最锐利的武器。

结语:诚信,是最朴素的战略

采访结束时,罗钥分享了两段关于诚信的真实故事:

一位商会老乡抬价卖茶具,让他背上回扣误解;另一位客户主动补款80万,只因良心过不去

这两个故事,一收一放,正是他所坚信的——

短期的占便宜,换来长期的反噬;而真正的长期回报,一定来自于你的真心与诚信。

罗钥的故事,是商业世界里罕见的人文样本。他不只是讲方法论的创业者,更是思考人为什么而奋斗的思想者。他用单纯破局,以抽象前行,用文化筑城,最终在风口之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创业秩序。

他相信,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成名或赚钱,而是始终保有那份不肯被现实磨平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