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森瑟光学潘珊珊:坚持绿色环保 打造行业标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jpg

 卢恩伟 唐冰

“世界眼镜看温州”。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温州眼镜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中高端眼镜制造为基础,以出口为市场主导的特色区域经济,获得“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称号。2024年温州眼镜行业总产值约250亿元,规上企业数达134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超20家。

温州市森瑟光学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CEO潘珊珊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可降解环保眼镜镜架制造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塑料镜架难以自然降解的痛点问题。在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降本增效、品质不掉,以绿色环保、诚信经营的理念,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成为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功实现眼镜产品环保化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研发可降解环保眼镜的过程中,潘珊珊和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团队的领头人,潘珊珊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面对行业的绿色化转型趋势,快速作出反应。但同时,她也明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的持续迭代升级。因此,在专注研发突破的过程中,她带领团队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组合和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能。

“但是将可降解材料应用在眼镜制造上,稳定性不足,生产具有一定难度。”潘珊珊回忆起几年前的情景,刚开始做第一批环保眼镜的时候,几乎都是报废的,材料怎么都定不住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多次试验与改进,团队最终还是成功推出了既美观又实用、耐用的可降解环保眼镜。

这些眼镜采用自主研发的“可降解环保眼镜镜架制造工艺”,通过将生物基天然材料与塑胶钛进行熔融混合,改善了镜架制作原材料的物理性能,使眼镜架的镜框、镜腿以及铰链连接部分在稳定性、强度和柔韧度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镜架“轻巧、耐用、时尚”的多元化需求,真正实现了眼镜架在自然环境下的生物降解。

“公司可降解环保眼镜产品的问世,是在新质生产力探索中的一大亮点。”潘珊珊认为,这一创新不仅是对传统眼镜产品、制造工艺的一次革新,更是公司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实践。她也坦诚表示,目前环保眼镜仍面临造价成本较高的挑战,“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从废弃物中提取可用的环保材料,并经过回收处理,这些过程使得其成本远高于普通眼镜产品。”这是可降解环保眼镜的现状,而她的愿景是:“希望更多人能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未来能够实现所有眼镜产品的环保化。”森瑟光学有限公司正朝着这一愿景稳步前行。

 

与供应商和客户共赢发展

近两年,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企业开始寻求转型,采取措施降本增效,“通过逐步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成本,从物件、配件的采购源头抓起,力求从根本上控制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潘珊珊深刻感知到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公司同样在积极应对,致力于降本增效。

“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味地控制成本,去压榨供应商。”潘珊珊强调了她始终坚守的原则:第一,让供应商赚到钱;第二,让客户赚到钱。追求利润更大和成本更优的基础,是坚守品质的底线。为此,潘珊珊做了很多功课,从自备原材料、库存管理到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都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并未因降本增效而想着偷工减料,反而更加注重保障供应商与客户的利益。

在生产端进行改革的同时,潘珊珊始终将环保作为核心考量,“整条生产线都是绿色化的,工人也没有接触一些非环保的东西,所有的模具都是符合环保标准的。”正是因为坚守这些原则,公司成功吸引了众多大客户。潘珊珊透露,在当前环境下,公司业绩依然保持稳健增长。

“作为一家工贸一体的企业,保护B2B(商对商)客户的利益,是首要的。”即便电商的飞速发展给众多企业提供了B2C(商对客)业绩再增长的契机,但森瑟光学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与客户紧密合作的模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我们始终重视产品本身带来的品牌效应,踏实做事情。”潘珊珊深信,只有真正做到创新、环保、品质、诚信的完美结合,才能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张答卷,实现温州市森瑟光学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