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庆 于雨倩
一、对于顾问服务内容和业主群体的明确定位
针对不同的群体,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给出具体的服务方案。对于年轻的业主,因为他们多为上班族,时间有限,面临收发快递、健身需求及拓展社交圈等生活问题。物业公司可成立专门部门,如设立快递代收代发点、与周边健身房合作提供优惠健身套餐、组织各类社交活动等,满足年轻业主的需求。对于老年业主,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小区及周边,更注重生活便利与情感关怀。为此,物业公司应设置充足的休息区域、娱乐设施和健身场地;开设业主食堂,解决老人做饭不便的困扰;定期举办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等活动。针对失能及空巢老人,在征得同意后,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状况,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对于高净值人群的业主,他们对服务品质和专业性要求更高。物业公司在充分尊重业主隐私的前提下,于小区活动中心定期举办投资金融咨询沙龙、高端读书分享会及资源对接会。同时,积极与外部高端专业机构,如高尔夫球俱乐部、马术俱乐部、高端旅游和户外拓展俱乐部等,开展合作,为业主提供专属服务与资源。
二、组建专业化的顾问团队
因为专业所以信任。物业管理企业要摒弃传统的物业管理概念,即一提到物业管理就认为是中老年人的最终职业(如步履蹒跚的门岗大爷、满小区跑着打扫卫生的大妈等形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小区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群居”生活的具象化表现,成了社会构成的主流单位成员之一。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迫在眉睫。一方面,要招聘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例如,招聘法律专业人员,处理高空抛物、电动车上楼、邻里纠纷等问题,审查出租及房屋买卖合同,并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讲座;招聘财务专业人员,对小区物业费、公共区域广告收入等财务收支进行合理合规的核算与整理。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外部专业机构、咨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取专业支持。同时,在公司内部建立清晰的沟通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案以及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推动顾问团队的高效运作。
三、建立健全服务流程和机制
制定专业的服务流程和操作机制是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满意度的前提。首先,通过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业主需求与意见,据此制定和优化服务标准,包括明确服务响应时间、规范服务态度等。针对报修、投诉和咨询等环节,设计个性化解决方案,并编制详细操作手册,规范服务步骤。其次,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和演习,确保员工熟悉并能准确地执行操作手册。再者,加速物业管理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引入专业物业管理软件,实现线上报修、投诉及建议功能,提升问题发现与处理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定期分析物业服务质量和业主满意度,为服务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作为小区业主的“守夜人”,物业公司要制定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的事件(如火灾、大面积停电等),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
四、物业公司成立顾问服务的意义
成立专门的物业顾问服务团队,从内部来看,具有多重积极意义:第一,提升管理效能,弥补物业管理专业能力短板。对于新开发商或中小物业公司缺乏成熟管理经验的情况,顾问服务可提供从前期规划(如设施布局、智能化设计等)到后期运营的全周期支持,降低试错成本。第二,优化成本与效率,通过流程诊断、节能改造、数字化方案等措施,帮助降低能耗、人力等运营成本,提高服务响应速度。第三,提供风险规避与合规支持,针对政策法规(如消防安全、数据隐私等)、业主纠纷等问题提供专业指导,降低法律风险。从外部影响而言,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用户体验,通过优化空间规划、设计服务流程,提高业主满意度,增强社区凝聚力;另一方面,在顾问服务中融入绿色建筑、碳中和理念,推动城市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孙庆,菲律宾圣保罗大学马尼拉校区;于雨倩,钟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