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敏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先进且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还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快速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学习、未来就业及个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大学英语;微课教学
1.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各种就业问题出现。各大高校应认清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改革教育工作,完善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2.大学英语微课教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微课以认知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整合碎片化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视频是微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因此被称为微课或微视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高水平、高质量的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在招聘时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因此,大学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与英语能力密切相关。
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学时间短、知识内容精炼、重点难点突出、内容形式生动具体,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关技能。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微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优化和完善英语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实现高校的教学目标。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应明确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求和未来就业形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积极提升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3.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策略
3.1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构建高质量教学团队
在微课积极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感到陌生或存在一定困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微课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教师应积极增强学习能力,掌握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
高校应积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教育形势,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构建高质量的教学团队。高校应将微课教学纳入教师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高校应为教师开展微课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在微课教学中积累知识,增强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科学制订微课教学计划,实现理想教学目标
微课教学计划的制订是微课教学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前,部分大学英语微课视频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大学英语微课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未来就业为主要目的。因此,微课设计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视觉体验,还应重视视频内容的质量。
在制订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微课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及能力,确保微课视频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此外,微课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既能整合重点知识内容,又能避免学生因观看时间过长而产生视觉疲劳或无法抓住重点。
制订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计划时应注重实用性、职业化和场景化,帮助学生将英语能力与职场需求紧密结合。首先,微课内容应聚焦职场场景模拟,设计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教学模块,如商务谈判、邮件写作、电话沟通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英语技能。其次,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微课应突出行业英语聚焦,例如金融、科技、医疗等行业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在特定领域的语言应用能力。再者,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企业真实案例,展示英语在职场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微课设计应遵循任务驱动学习的原则,通过设计实践性任务,如撰写英文简历、模拟面试、制作英文演示文稿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竞争力。这些微课教学计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帮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从学习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科学合理的微课视频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知识,还能通过微课加强知识实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调整和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4. 结论
微课教学逐渐被教师和学生认可和接受,并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课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应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高校应认识到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策略,包括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构建高质量教学团队、科学制定微课教学计划等,逐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微课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5(20).
[2]高正.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英语微课教学[J]. 教育与职业, 2016(19).
[3]曾丽霖, 韦新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0).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