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美国优先原则下的美国新贸易战与逆全球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孙国杰

20251月特朗普正式开启其第二个总统任期,美国社会内部旧有的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倾向开始复现,并逐渐成为左右美国政治、社会潮流的主导型意识形态。在此条件下的美国,毫不遮掩地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贸易政策、搭配严苛关税壁垒,意图将特朗普在上一届任期内开始的美国全球性贸易制裁变本加厉地延续下去,全球资本市场也即将迎来一场美国根据“美国优先”原则发动的“贸易战2.0”时期。

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政府推行了“美国优先”的政策,重点保护本国利益。为此,美国对外国进口商品施加了限制,并要求盟国在国际贸易中提供更有利的优待政策。这些举动直接引发了国际贸易战,尤其是在2016年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中,导致全球市场受到了显著影响。由美国开始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加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外在表现为全球市场内部频繁的贸易争端和关税干预。同时,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也体现出了逆全球化的价值取向。美国不仅干预了世界贸易活动,还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等全球发展及安全协约,同时对其在北约的盟国强行施加了更大的军事采购和财政支出的压力。类似的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策略直接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下降,并加剧了与盟友的紧张关系。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虽然“美国优先”原则看似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相悖,但实际上,它所保护的是美国自身的狭隘利益,满足了其国内社会对于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需求导向。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反全球化行为与其推动传统民主主义价值观并非完全矛盾。美国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并以资本主义民主和公民权利为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是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基础,也是美国可以通过施行“贸易战”进行全球资本掠夺的制度根基。

逆全球化思潮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产生了严重冲击,同时也阻碍了全球整体发展的步伐。在一些发达国家,在民粹主义(或保守主义)兴起时,常将国内社会内部的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身份认同危机以及难民问题等等错误地归因于当前的全球化进程。这种误判引发了大规模的民粹主义浪潮,其影响从最初的社会内部抗议活动,逐渐演变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反全球化运动。特朗普政府的民粹主义与保守主义政策反映出对传统政治精英和全球化进程的强烈反抗。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美国人对本土经济保护和文化认同的需求,但同时也削弱了美国的长期利益和国际形象。显然,逆全球化并非仅仅是理念上的转变,随着相关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它已经转化为一种具有实际影响的兼具政治性和经济性的国家行为。这种趋势不仅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构成挑战,还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国际投资环境恶化。可以预见,美国的关税措施一定将引发多国的反制,进一步扰乱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的当选主要得益于美国中下层选民对社会和经济现状的不满,而这些选民群体也是其政策立场的重要支撑。作为美国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代表,特朗普必须持续关注支持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同时,他需要履行竞选承诺,不能完全背离美国长期坚持的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对国内稳定至关重要,也是美国维持国际影响力和霸权地位的关键。事实上,无论面临何种困境,美国都不可能完全抛弃这些传统价值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美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影响力可能有所减弱,但特朗普政府坚持迅速调整其对外贸易政策,以契合“美国优先”的原则。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是其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本国利益的重要手段。民粹主义的兴起不仅加剧了全球贸易的紧张局势,还进一步推动了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许多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化威胁到了他们的经济福祉,对自由贸易协议的实际效益持怀疑态度。这种情绪在特朗普的政策中得到了体现,他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认为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就业和经济利益。特朗普凭借其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和“美国优先”的理念,赢得了部分民众的广泛支持。他通过提高外国产品关税和削减国际援助等措施,对外国实体和国际组织采取强硬姿态,试图以此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和经济利益。然而,这些举措虽然能在短期内为美国带来了一定收益,但也一定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鉴于全球化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复杂进程,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贸易策略对于全球化进程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美国的“逆全球化”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国际贸易领域,特朗普政府再次发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制裁,并退出多个国际组织。这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在美国重新抬头,同时也显示出其对全球化态度的重大转变。其次,在外交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行一系列单边主义行动,例如重新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及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些举措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尽管美国曾经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了多轮谈判,但特朗普政府在其首个任期内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多边协议。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虽然随后表示暂缓实施以争取达成协议,但这一举措仍引发了贸易紧张局势。此外,美国还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同时,特朗普计划对汽车、药品和半导体芯片行业征收25%左右的关税,进一步扩大贸易保护主义的覆盖范围。特朗普曾强调,为维护美国利益,必须综合运用各层面的手段。特朗普认为,谈判桌上应是商人主导,而非政治的傀儡。其任期内的“逆全球化”举措,充分暴露了美国对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明显偏好,这种倾向将在美国的战略转向的“示范作用”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兴起不仅在政治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还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深刻的分裂与对抗。在特朗普的首个任期内,美国国内的社会分歧和冲突不断加剧,这些冲突沿着种族、阶级和地域的分野不断深化,引发了众多针对特朗普政府关于移民管控、卫生政策和种族现状的抗议与示威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直接反映了民众对争议政策的不满,还进一步激化了旧有社会矛盾,最终间接推动了美国社会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发展。

特朗普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原则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助长了全球范围内的逆全球化思潮,促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倾向于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招致了国内外的普遍批评,还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的矛盾与对立。尽管特朗普政府的部分举措赢得了部分支持者的认同,但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社会冲突与分歧。在全球化进程受阻和贸易争端频发的背景下,“美国优先”原则所引发的危机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美国贸易政策的担忧持续上升,担心其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造成冲击。其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做法引发了盟友及国际组织的广泛批评。美国的“退群”行为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使得国际关系更加紧张。全球贸易体系和合作机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美国的盟友和国际组织对其贸易保护主义和“退群”行为中潜在的破坏性影响深感担忧。面对全球压力和外部竞争,美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的兴起引发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了社会分化和公众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冲突。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也与国际社会如何解决这些挑战息息相关。

根据已有条件分析,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经济、贸易制裁已经逐渐从“美国优先”原则向“美国唯一”原则转向,体现出了极致的保守主义与孤立主义倾向。特朗普就任后多次声称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51个州,觊觎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和格陵兰岛的主权,并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同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撇开欧洲盟友,与俄罗斯直接对话,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批评欧洲背离基本价值观,导致美欧关系进一步紧张,冲突矛盾升温,危害全球的和平发展大背景。特朗普的这些举动似乎正在重新塑造西半球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的相关言论和行为不仅让北约盟友感到不安,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美国优先”政策背后愈发明显的“美国唯一”倾向,或许预示着美国新一轮的贸易战与逆全球化政策会朝着极端化、失控化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美国霸权主义的发展趋势可能继续沿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所展现的“美国优先”原则向前推进,其政策走向和国际影响将愈发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首先,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退群”行为已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冲击,未来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会继续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通过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维护其经济霸权,这将对全球经济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构成持续威胁。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的“领土扩张”言论和对国际事务的单边干预,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安。美国继续在西半球乃至全球范围内推行强硬的地缘政治策略,试图通过重划势力范围和重塑国际规则来巩固其霸权地位。这种行为不仅会加剧美欧之间的紧张关系,还可能引发地区性冲突,进一步扰乱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此外,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和民粹主义的兴起,将继续影响其对外政策的走向。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会更多地服务于国内政治需求,而非基于国际规则和多边合作。这种趋势将导致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角色进一步弱化,甚至可能引发更多“退群”行为,削弱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权威。在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政策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促使“全球南方”国家等新兴力量加速崛起,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也将更加复杂和难以管控。特朗普政府将会继续采取强硬手段压制中国,对中美关系乃至全球稳定构成威胁。美国未来的霸权主义发展将延续其“美国优先”的政策逻辑,其中极端化的倾向如果进一步加剧,将会对全球经济、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造成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政府在“美国优先”原则推动下的新贸易战与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显著,试图重塑国际贸易格局,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背道而驰,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打击。同时,美国频繁“退群”,强化边疆管控,挑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逆全球化态势。这种单边和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本质,更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多边合作进程,是国际社会未来发展所面对的首要挑战。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