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安徽省朱仙庄煤矿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发掘、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监督机制,盘活现有人力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政策,有力推进各项人才计划落地实施,打造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广育人才 完善培育体系
朱仙庄煤矿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把从严管理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着力打造具有生机活力的干部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该矿积极拓宽人才管理培养通道,坚定不移推进“1331”人才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管理人才“精英领航”、技术人才“英才集聚”、技能人才“工匠建设”三大计划,搭建多层次人才梯队,注重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管理。该矿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人才培养、选拔任用、容错纠错“三大举措”,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管理干部兜底负责,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竞”出风采 实现双向奔赴
该矿以竞赛为载体,常态化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培养技术型、参赛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风区职工谢文春、赵士昌分别荣获“江煤杯”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职业技能竞赛测尘工比赛二等奖、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
此外,该矿十分注重职工的“理论保障+实操技能水平”共同提升,除了开展技术比武大赛之外,还开展了“五小”“合理化建议”、知识竞赛等,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能挑大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力培“后浪” 强化培育保障
为把握人才工作新内涵、新要求,朱仙庄煤矿统筹推进、稳步落实,结合智慧矿井建设人才需要,持续丰富“5+5”毕业生培养举措,加强人才培育培养,充实后备力量。
该矿针对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的特点,优化人才选配,对采掘、通风防突等岗位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本着“人各有能,因艺授任”的原则,让人才有舒适舒心的“后勤保障”。通过各方努力打好“组合拳”,让大家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业务知识,也充分感受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张万学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