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资阳安岳: 全力打造西部运动休闲鞋服制造基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双鞋”,跑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度”。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运动鞋为特色的制鞋产业,瞄准“产能1亿双(套)、产值100亿元、就业5万人、税收2亿元”的“1152”发展目标,打造中国西部运动休闲鞋服制造基地。

 

华丽蜕变 “零基础”到“西部新兴制鞋产业基地”  

228日早上730分,位于安岳经开区的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特鞋业)生产车间已经热闹起来,700余名工人在各自的工位上熟练地操作设备。经过几十道工序后,一双双成品鞋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平均每天生产1.4万双成品鞋,目前订单已经排到6月,预计今年生产500万双。”对于今年的订单,朗特鞋业副总经理黄强信心十足地说,目前已经有7条成品鞋生产线,今年计划再新增两条。

不远处的安鑫体育,11条成型生产线全速运转,1400余名工人在工位上忙得热火朝天。公司今年预计新增3条成品鞋生产线,实现产能750万双。

赶订单、扩生产线,是安岳鞋服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安岳鞋服产业呈现出品牌多、规模大、配套全、就业稳等特点,2024年鞋服产量突破4200万双(套),同比增长24%

安岳发展鞋服产业缘于一场产业转移。“自2013年开始,成都鞋业陆续开始转移,数百家鞋企从成都迁出。”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邹文华回忆,当时安岳抓住“南鞋北上、东鞋西移”的产业转移机遇,启动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招商中心、鞋材市场和轻纺孵化园。

2013年至2017年,安岳吸引一大批成都女鞋制造企业入驻,但由于标准厂房建设滞后、产业配套不齐等因素,部分企业选择回迁。一个细节让邹文华至今印象深刻:20177月至10月,产业园一下就来了120多家鞋企,但是年底留下来的只有60余家。

转折发生在2018年。朗特鞋业和鸿星尔克两大龙头鞋企的相继入驻让安岳“上道快跑”。此后,季茜鞋服、安鑫体育等多家运动鞋生产企业陆续到来,安岳运动休闲鞋产业链快速集聚。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安岳经开区现已入驻鞋服企业113户,聚集安踏、鸿星尔克、特步、克拉克、斯凯奇等2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安岳县鞋服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弱到强的蜕变,已成为具有安岳特色和优势的支柱产业。

 

建圈强链   

打造百亿级产业聚集区

作为安岳县引进的鞋服产业重点补链项目,桐泰(四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投产后将填补当地制鞋产业鞋面网布制造链空白。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哲介绍,春节后公司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开始交付小批量的订单给园区的成品鞋企业。

鞋面网布仅是制鞋产业链上其中一个链点。在安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县工业园服务中心主任陈宇强的办公室内,墙上贴着的“制鞋产业链全景图”显示,共有11个环节30个链点。

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近年来,安岳紧盯龙头强链扩能,聚力引进鸿星尔克、安鑫体育等链主企业,带动四川安岳港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威新材料)、安岳瑞鑫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抱团入驻,促进安岳制鞋产业快速成势、集群成链。当前,安岳的鞋服产业链完整度达80%、本地配套率超70%

安鑫体育的对面就是年产能达800万双鞋底的港威新材料;不远处,生产鞋子内盒和外箱的四川泉兴彩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设备已经安装就绪,技术工人正在加紧调试机器,迎接即将到来的试运营。

聚力建圈强链,更多鞋服企业加快落地。安岳经开区成渝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及配套设施项目(三期)还在建设,两家重点鞋企就已入驻,一家年产鞋底1000万双,一家年产成品鞋200万双,将进一步完善制鞋产业链条。

“引进来”到“链起来”,安岳正以产业链拓展为引擎,推动企业从单点落地到生态共建,逐步构建起“龙头引领+集成配套”的鞋服产业体系,不仅入列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还被纳入全省重点打造的百亿级体育产业聚集区之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筑巢引凤 “软实力”成就发展“硬支撑”

安岳将鞋服产业列为全县工业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将原有的鞋服推进办升级为鞋纺产业发展中心,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加快推动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安岳县驯龙镇鱼栈村,一座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鞋面加工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走进这座“卫星工厂”,现场机器轰鸣,流水线飞速运转,150余名工人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在安岳,类似的鞋服“卫星工厂”共计117户,分布在全县的32个乡镇(街道)。

作为全省人口大县,安岳常年外出务工超过50万人,其中鞋服产业工人达8万名左右。为化解企业“招工难”和群众“就业难”,安岳积极推行“园区总部+卫星工厂”模式,形成一批“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4000余人,该做法入选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

鞋服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保障是发展的关键。聚焦用工问题,安岳创新专场招聘、专车送岗、专员问需“三专”服务措施,形成政府找人、企业留人双向发力的用工保障格局。

未来,安岳将聚焦“特色鲜明、质量优异、长期坚持”,坚定做好鞋服产业这篇文章,奋力推动鞋服产业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力量。 (田林 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