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行精益管理,让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不少甜头,每年实现降本增效都在千万元以上。2024年,我们公司通过推行精益管理实现降成本2050万元。”2月18日,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帅开心地和笔者分享收获。
作为一家在汽车离合器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长春一东深知推行精益管理的好处。早在2009年,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地站稳脚跟,公司开始推进精益管理,旨在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益管理源于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在于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以客户为中心。”刘国帅介绍说,长春一东先是在部分生产线试点精益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随后,该公司将精益管理推广至全公司范围,涵盖生产、供应链、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产品不良率明显下降。
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长春一东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ERP、MAS系统,企业能够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精准识别浪费环节,并快速做出调整。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系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自动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
推行精益管理,围绕现场开展精益生产,让长春一东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企业的成本不断下降,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在生产过程中,长春一东引入“精益数字化看板”系统,使各部门能够实时共享信息,提升协同效率。在每条生产线旁都立有电子看板,实时地显示生产数量。
2024年年初,长春一东专门给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下发精益管理专项责任书。去年,该公司在现场目视化管理方面,制作各类目视化标识共568个,包括警示、指示、流程等标识。每周对安全、质量、设备、工装、5S进行隐患排查,加强现场管理,发现1549项问题,形成排查清单,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为了让职工熟悉掌握精益工具,长春一东精益管理部门对精益工具的使用开展培训,包括快速换模、防错的应用方法及案例分析等。2024年,该公司完成快速换模项目16项,完成防错项目14项。
“长春一东每年都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改善,实现一名操作者可以操作多台设备,除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之外,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也得到提升、成本大大降低,真正让精益管理出来的‘效率’体现在了‘效益’上。”刘国帅说。
2024年,长春一东完成轻卡盖总成生产线、轻卡从动盘总成生产线的调整和优化布局工作,标准作业、物料配送、安全改善、现场改善也同步进行,使得装配工段的生产作业单元更加清晰、明确,不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提升了17%。通过制定设备点检记录标准,更新设备点检表和点检看板,每月进行自主保养及专业保全,2024年,该公司的设备故障时间同2023年相比降低14%。
“精益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参与。”公司生产制造部副部长郝雪介绍说,从2018年开始,长春一东建立起精益改善激励机制,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完成精益改善项目的职工进行积分激励,并在每季度末将其积分兑换成奖金,随工资一起发放。2024年,来自生产一线和管理部门的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730条,人均数7.18条,内容覆盖流程优化、成本控制、质量提升等多方面,节创价值100多万元。在开展高级别价值流活动中,长春一东共确认改善项目33项,该公司精益管理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月度跟踪机制确认进度,到2024年年底,所有项目均已完成,成功识别并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多个浪费环节,在作业环境和质量提升方面优化成果显著,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长春一东在推行精益管理的同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总结、撰写在精益管理方面取得的管理创新成果,2024年12月,该公司编写的精益改善案例《精益“种子”班组,点燃变革之火,铸就辉煌未来》经过答辩,顺利通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案例评审。申报的精益管理创新成果《国有上市公司以“四型”班组为切入点推动生产管理数智化转型》荣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24年度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精益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下一步,长春一东将继续深化精益管理实践,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晓东说。(陈凤海 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