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为国 鲁海涛 乔聪文
“这个铁皮拉紧器还真管用,轻轻一拉,保温铁皮就箍紧了,固定螺丝更快了。”近日,在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春52—2H井场,油服中心西部维修测试队维修3班班长任海燕高兴地对维修工蒋双喜说。
“自从有了这个神器,一天能多干1口井,工作效率提高了80%。”该队队长李强介绍。
以前在固定保温管线铁皮时,通常采取用麻绳捆扎固定的方式,存在铁皮松紧度调整难度大、效率低,遇到管线转弯处容易导致铁皮错位问题,同时还增加了螺丝打滑带来的安全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10月,该队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中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测试队队长李强的带领下,他们借鉴棘轮拉紧的原理,利用旧车辆安全带,自主设计并加工出一套保温铁皮拉紧器。通过现场反复试验、改进,顺利完成了外径在300毫米以下各类管线保温铁皮的固定工作,工作效率提升了80%。“虽然我们是一个小小的基层队,但我们有自己的创新优势。队长李强是中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另外还有2名技师和2名高级技师,大部分员工都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维修3班班长任海燕说,“因此,一般性的生产技术难题,我们都能攻关解决。”
“我们有自己的创新条件和资源禀赋,比如维修加工的设备,电焊机、切割机、车床、电动工具等一应俱全。另外我们还积攒了一些废旧物资材料以待备用。一旦生产上出现难题,我们都会千方百计进行技术革新,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对我们基层来说,创新不是‘高大上’的事情,小小基层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队长李强说。
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近年来,河南油田油服中心西部维修测试队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依靠自己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围绕生产经营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共发明工具14台(套),累计解决生产难题43个,创效2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