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井单罐平衡锤更换现场
近日,山东能源兖矿能源东滩煤矿运转工区仅用72小时,顺利完成副井单罐平衡锤的更换与试运转工作,彰显了团队的高效执行力。
副井单罐,作为东滩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关键一环,承担着运送人员、矸石以及大件物料的重要职责,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职工的生命安全。而平衡锤,作为单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通过配重作用,确保了罐笼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运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已连续服役十年的平衡锤系统开始出现锈蚀磨损现象,不仅影响了设备的运行效率,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面对这一紧迫问题,东滩煤矿运转工区没有选择拖延或等待,而是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更换平衡锤工作进行了周密规划与部署。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换任务对于大多数井筒维修工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很少有人具备更换平衡锤的实际经验。面对重重困难,运转工区展现出了超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决定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
在众多创新方案中,一项为“15吨电动葫芦垂直进出平衡锤”的新施工工艺脱颖而出。为确保万无一失,运转工区多次组织技术研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反复优化与模拟演练。最终,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创新工艺得以顺利实施。
72小时,对于一项如此复杂且风险极高的工程来说,无疑是一个惊人的速度。从准备阶段到正式施工,再到最后的试运转,每一个环节都紧凑而有序,展现出了东滩煤矿运转工区高效、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更令人惊叹的是,通过采用这一新工艺,工区不仅成功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比原计划提前了24小时完成了更换任务,这一成就无疑是对团队创新精神和执行力的最佳诠释。
此次副井单罐平衡锤的成功更换,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是一次技术与管理的双重革新。它向外界展示了东滩煤矿在面对挑战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一成功案例也为行业内其他矿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即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技术,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王建 冯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