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这个牵引变电所缘何引人关注 ——中铁建电气化局杭衢高铁衢州西牵引变电所标准化赋能绿色智能化建造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 1 2024年5月2日.jpg

●2024年5月2日,项目负责人王时龙(左)向专程赶来参观的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专家介绍衢州西牵引变电所采用定制的可拆式哈佛管保护电缆。李敏/摄

4-2 1 2 (备用)2024年11.jpg

●2024年11月6日,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杭衢高铁衢州西牵引变电所,检查变压器油池网格栅。郑传海/摄

郑传海 游启涛

最近,杭衢高铁有个牵引变电所吸引了圈内外人士不断前往参观调研,这让圈内感到好奇。无论国网变电所还是铁路牵引变电所,从设计到施工,整个流程与环节都是一样的。这个变电所有何不同之处?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杭衢高铁项目部坚持以标准化赋能高铁牵引变电所建设,为其注入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绿色化、智能化元素。

20246月,该公司承建的杭衢高铁衢州西牵引变电所首件工程,顺利通过了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和接管单位专家组的质量评定。其中的诸多亮点得到了参评专家和接管单位一致好评。消息传开,先后有20多家业内外单位慕名前往参观取经。

不久前,浙江省衢州市常务副市长周卫兵率队到衢州西牵引变电所调研,要求当地企业和参与衢州建设的外地企业,借鉴衢西牵引变电所以标准化施工为抓手,赋能衢州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推进衢州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用绣花功夫保高铁大动脉畅通  

“牵引变电所是确保高铁正常运行的大动脉,必须站在用户日常维护管理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只有把建设优质工程,与管维一体化相结合,才能确保用户接管的牵引变电所不但是优质工程,还要好用和维护时省事省心。”南方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王时龙说。

在日常运营维管过程中,牵引变电所最怕地面积水、排水不畅和地下渗水,电缆和接地线材不能长时间泡在水里或在潮湿的环境里。

“按照设计图,杭衢高铁牵引变电所排水系统属于散排。也就是说,确保雨天地面的雨水从地面流到围墙外面的排水沟里就可以了。如果按照图施工,6424m2院里的坡度至少要五六十厘米,我们就变更排水施工方法,采取地下管网排水法。虽然采用管网排水法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都增大了,但是,积水、渗水和排水不畅的问题解决了。”房建专业工程部长张玉鑫说,在对牵引变电所进行地面平整施工前,必须把精心测量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地势和水流坡度,找出标高,确定浆砌的积水井位置、预埋管网线路坡度比例,不该往下挖的地段,高一毫米也不行,需要填到水平位置的地方,少一毫米还是不行。填筑地面、浆砌积水井和预埋排水管等工序,都得精心测量、仔细计算,严格把握坡度比例,确保雨水能借助管网排出去。

在基础施工时,把原本在地面找的坡度,改为地下,测量找平预埋排水井和管网走向与坡度。在电缆沟内,除了通过坡度进行找坡外,还设置U型导流槽,在低洼处设置集水井,预埋PE管到围墙外的排水沟,通过PE管排到围墙外面的排水沟里。

“在牵引所室外设备区和路面施工材料选择上,我们把传统的硬化混凝土设计方案,优化为渗水效果更好的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最大的好处是绿色环保、透水性好、抗压性、抗冻性和防滑性能强,使用寿命长。20246月建成以来,先后经历了20多次大雨,即便是牵引变电所外面雨水哗哗地流,牵引变电所内的地面上也没积水。”变电专业经理吴伟介绍。

电缆不仅怕潮湿,还特别怕受伤。吴伟说:“绝缘层一旦受损,可能会导致漏电或短路;屏蔽层受损,就会影响通信传输的稳定性,影响通信质量。敷设电缆必须小心谨慎。”

在牵引变压器低压侧电缆沟转角处设置电缆裕沟施工的时候,将高压电缆通过室外电缆裕沟予以预留。把高压电缆沟的阳角变更为切角,目的是保证高压电缆转弯半径的电缆既美观、在转角处还不会被沟壁划伤。

敷设高压电缆前,项目部首先定制了包裹高压电缆的特殊布料,同时给电缆支架加装防护条,避免敷设高压电缆时外护套脏污和损伤电缆,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便于交付使用后维护管理,电缆敷设好之后,他们又把事先订制的高压电缆外护套进行T相与F相分色。对高压及回流电缆采用一体化异径封堵帽取代传统防火泥,封堵得更严实。电缆敷设好之后,采用定制的可拆式哈弗管把高压电缆包起来加以安装固定,避免日晒雨淋,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方便接管单位后期检修。

对电缆夹层高、低压电缆预留孔洞的处理,他们采用具有防火、防水、抗震等特点的可变径模块化密封组件封堵,同时还避免电缆在引入处交叉降低了故障范围。

在屏柜电缆二次配线时,则采用彩色线号管区分回路功能,便于接管单位维护和处理故障。备用线芯选择封帽封堵,便于后期查找和避免线间短路。对电缆孔洞使用高分子防火防凝露自固新材料进行封堵,后期不但不易变形、变质、开裂,而且使用寿命长免于维护。

 

让接管单位管理起来更省心

“在衢州西牵引变电所开始施工之前,我们就考虑如何方便接管单位维护,不用携带和查找图纸,通过数字赋能,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以随时查找需要的信息。”王时龙介绍,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施工和设备安装时,把收集汇总相关信息,作为标准化施工考核的硬件,交接班和分项工程自检互检时,必须查验诸如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安装日期等重要信息收集归类和管理情况,以便每完成一项分项工程,及时把所有涉及的信息导入制作的二维码里面,粘贴在显眼位置,方便接管单位检查维护时查阅相关信息,助力接管单位绿色化、智能化管理,实现无(图)纸化、可视化维管。

“牵引变电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房建、强电、弱电、通信、排水等专业,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的分项工程,除了排水管网,基础及构支架、防雷及接地装置、变压器及互感器、高压电器、母线及绝缘子、电缆、屏柜及二次回路、交直流电源装置、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仅设备的二维码就制作了68个。”吴伟说,电缆敷设走向也很复杂,室内外、空中和地下都有,为了方便接管单位不用翻看图纸,就能清楚电缆线路走向,项目部一共制作了32块电缆走向标识牌,全都固定或粘贴在电缆夹层走线桥架等显眼位置,需要维护电缆时,一眼就可以发现电缆线路的走向。

地面工程和所有装备安装完工后,他们又花了半月时间,给所有需要安装(粘贴)二维码的管线(电缆)和设备,逐一粘贴上运行标识牌和二维码。

一位专程从上海来参观的公司总经理用手机随机扫描了几个设备和管线旁边粘贴的二维码,所需信息一目了然,又看见宣传牌上写着“处处为用户考虑、一切为运营安全着想”,触景生情地感叹: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用户至上”在建设者心中的分量。

 

Ⅰ采访手记Ⅰ

“用户至上”贵在用心

建筑施工单位强调“用户至上”,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

任何一项重大工程,管理有业主,监督有监理,现场还有设计单位派出的代表。作为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就行了。

承担衢州西牵引变电所建设的施工企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铁道兵部队时期,堪称铁路四电工程建设的“老字号”,建设牵引变电所可谓经验丰富。

根据施工监管规律,施工队伍一般直接与建设单位委托监管的单位打交道并且对其负责,只有在工程验交的时候,用户(接管单位)才参与其中。用户更多地是站在接管后的日常维护角度发表意见。

在王时龙看来,用户的意见不但决定交付的产品是否方便维护和管理,而且也是对“智慧南方”品牌的最好检验。如果忽略了用户的意见,等到验交时再按照他们提出的意见去整改,不但被动返工、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损企业的声誉。

原本设计图纸上没有,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恰恰显示出他们在践行“用户至上”的理念。

像这样把用户至上落实在每个细节之上的企业,又有谁不说好?又有谁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