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7-1 1 一份“沉甸甸”.jpg

1121日,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收到国家管网中俄东线与济青复线齐河联通工程项目部发来的感谢信和荣誉证书,对该公司在中俄东线与济青复线齐河联通工程中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表示感谢。

295天,刁庆成团队顶住压力,克服地方干扰因素多、施工环境影响大、工期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甲方的高效协调下,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

中俄东线与济青复线齐河联通工程是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项目的顺利投产实现了中俄东线与济青复线两大主干线的互联互通,对提高山东区域天然气管网输送能力,解决区域性供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意义重大,困难也不可小觑。工程伊始,地方协调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们眼前。18.8公里的线路经过了23处村落,沿线沟渠纵横,地下输油管道、军用光缆、灌溉水管电缆来回交错,协调工作难度极大。

干工程,征地协调即为开路先锋,只有外协工作做好了,施工作业才能顺利开展。为此,外协团队一马当先,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他们成立征迁专班,将各村落施工点协调任务落实到个人,在甲方的帮助下,积极联络当地村镇干部参与协调,严格落实“一点一策,一日一推进”的工作措施,攻坚克难,开疆拓土,为工程顺利施工作业荡平了重重困难。

“暴雪、冰冻、严寒、酷暑……我们都碰上了,确实吃了些苦头。”项目建设初期的困境,项目经理刁庆成历历在目。工程开工没多久,当地气温骤降,暴雪、冰冻呼啸而至,给现场施工带来了很大影响。项目部立即成立党员突击队冲锋一线挑重担,他们白天坚守现场,实施拉网式全覆盖安全排查,提前做好设备除冰工作,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转。晚上驻扎机组,总结当天情况制定下步计划,做好多方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高质、高效进行。

尽管如此,焊接质量还是因为温度骤降出了问题,连续两天出现焊口线性缺欠。刁庆成急得团团转,立即组织技术力量,联合熊谷技术专家和全自动焊机组全体焊工召开专题会,剖析问题展开讨论,从组对焊接、管口预热,到焊后保温,逐项排查,最终发现是由于层间温度保持不够造成了焊口线性缺欠问题。

第二天,他们立即现场落实各层道间保温与加热措施,有效减少了线性缺欠,焊口缺陷风险得到显著降低。同时,他们严格查验机械喷砂除锈质量,一旦发现锚纹深度不够,立即安排机械防腐机组,更换钢砂,确保防腐补口一次合格率达到100%

齐河站、齐河二站建设也是项目的施工难点,两处场站涉及12处连头点。为了确保作业安全有序进行,公司派驻专人现场帮扶指导,优化施工流程,细化工艺标准,召开现场会对方案进行会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各个连头点安排专人盯守,随时解决施工问题,最终仅用13个小时就完成了连头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5个小时。

面对齐河7月份雨季施工站场土方回填压实困难等情况,项目部积极配合业主将虚土压实改为灰土压实,将毛石基础换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显著提高了站场土方回填压实及围墙基础施工速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场站施工速度,他们采用工厂化预制的方式进行施工,凡是能提前预制的工艺管线全部提前预制,工艺管道60%为预制完成后到场安装,阀门等设备基础100%采用站外预制,一次吊装就位。多种工序的工厂化预制,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严格按照业主时间节点完成了站场工艺管道安装。

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项目部也注重做好企地关系,为了不影响6月份当地村民的夏收工作,项目部全员出动,积极协调施工资源,将挖沟机增加到16台,加大施工力量,14公里管线,从管沟开挖,吊管下沟,到管沟回填仅用20余天就全部完成,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夏收和秋种工作。

经过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对每道工序的严格把控,齐河项目内检测、外检测一次检测全部合格,管道清管测径试压一次合格,氮气置换,管线干燥全部合格。

1015日,工程开始投产保运,1029日保运完成,项目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阶段。至此,为业主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马兰兰 周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