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罗洪彬:牵头做好“管理、稳产、创效”三篇文章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他,30余年坚守初心、奉献矿山;在川煤华荣能源石洞沟煤业建设现代化标杆矿山的新征程中,他与班子一道围绕“生产高效、企业增盈、员工增收”,做好“管理、稳产、创效”三篇精细文章,助推企业连续6年实现盈利。他就是石洞沟煤业公司党委委员、生产副经理罗洪彬。

6罗洪彬:牵头做好“管理、稳产、创效”三篇文章.jpg

“看得见”的成本管控


    “像抓安全一样抓成本管理。”这是罗洪彬始终坚持的“成本制胜”理念。针对当前的经营形势,他抓住全面预算管理的“牛鼻子”,从计划、统计、分析、改进、考核环节强化生产材料精细管控,组织制定了《物资供应管理办法》《回收复用管理办法》《材料消耗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根据采掘头面接续分类明确各单位消耗定额,并跟踪管理井下材料使用,执行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考核相结合,今年1月-10月节约各项生产材料费用187.74万元。

    在“控”上下功夫的同时,他还在“挖”上做文章。2023年,他多措并举提高设备配件、非常用物资周转使用率,成功将库存成本从690万元降至390万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同时坚持把节约挖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岗位、每名职工,引导职工挖掘废旧物资“含金量”,尤其是在综采液压支架安全回撤后,坚持自主维修,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矿指导,在提高职工技术的同时节约成本近100万元。在此基础上,做实做细煤质管理。今年1月-10月,共筛选矸石3.75万吨,煤质较预算提高15.77%,增收2612万元,利润完成进度计划的124.27%。


“理得顺”的系统管理


    “安全与生产本为一体,生产系统优化改造都是为了安全生产。”当前,传统的柔掩采面需要一个或多个超前溜煤眼,这不仅影响生产还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降低安全风险和人工成本,罗洪彬牵头在31114采煤工作面实现无超前溜煤眼柔掩开采技术,实现了130米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15吨以上。

    “生产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罗洪彬深谙此理。多年煤炭行业管理经验告诉他,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为提高斜坡运输安全和生产效率,他牵头在31采区开展煤炭储运系统改造,在下部建成约3000吨存储量的大煤仓,上部各区段通过竖井与之相连,各采面半煤掘进工作面煤炭全部入仓。他还组织在31采区各区段实现了双石门布置,解决了近距离煤层采掘工作面的通风布置难题。

    同时,他坚持带头对采掘头面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采用月度考核和单项处罚相结合,每周检查采煤工作面采高至少两次,每周召开生产预控分析会。他实时跟踪影响安全生产的重难点问题,实施生产影响赔偿和考核制度,保障了采掘接续正常,全员人均工效保持在川煤20对生产矿井前列。


“做得实”的创新创效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该矿今年开启了第二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试生产。面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布置不同区域面临供液供水供电难题,罗洪彬带领技术人员攻关,在31采区二区段建成集中供液硐室,满足了整个采区综采工作面的供液、供水、供电。

    在31111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原来的护巷技术导致护巷进度迟缓,无法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他牵头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了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超前护巷问题,在护巷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用的可调缓冲式急倾斜综采护巷支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大大提高了综采效率。为实现综采面溜煤眼口的精准溜煤,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增设了煤炭流量下放缓冲控制,发明了急倾斜工作面与桥式转载机配套的煤流控制装置,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近两年来,罗洪彬牵头课题攻关,该矿在智能化综采工作方面共取得专利成果10余项,311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功开采更是开创了川北片区智能化综采“零”的突破,形成的川北复杂地质条件下急倾斜大采高俯伪斜智能化综采技术体系,被四川省科建煤炭产业技术研究院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罗洪彬始终坚持在生产安全高效上下功夫,在企业增收创效上添措施,在职工创收增收上出新招,确保企业稳产达产、创效增收,推动生产经营工作顺利开展,为华荣公司推进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现代化标杆企业和实现川煤集团“传统能源改造升级”战略积蓄力量、打牢发展基础。

(王讨  李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