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产品场景
■ 吴巍 王巨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晶彩纷呈”党员突击队,怀揣创新梦想,奋力书写航天强国建设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面对创新之路上的坎坷,突击队员敢闯敢试,紧跟市场需求,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发驯服晶振,提升晶振产品授时精度,完善203所时频产品序列,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
锐意进取,勇毅前行担使命
随着时间频率技术的发展,对时间频率准确度、长期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航产品日益增多,以及模块化、集成化、组件化的应用需求增长,对系统的守时能力也提升到了新高度,因此需要给用户提供更为简单、便捷的产品。频率源研究室就是看准了这个专业方向,开发驯服晶振这个新产品。
驯服晶振产品向高精度、系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晶振的模拟技术与驯服数字技术相结合,驯服晶振展现出了长期稳定性高,相位噪声低、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同时兼备驯服和自保持功能。面对不同用户对于驯服晶振在应用场景、价格、指标等方面差异化需求,突击队积极应对,力求全面满足。
频率源研究室抽调精兵强将,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合理搭配, 组建了这支突击队。为了开拓相关的专业方向,研究室积极引进人才,大胆起用年轻同志。小李调到研究室不足一年,便因其出色表现被委以队长一职。李队长不负众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她主动沟通,协调各项工作,推进项目有序开展。
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展作为
创新的道路上,困难总是如影随形,此次攻关的驯服晶振项目,对于突击队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突击队毫无惧色,立即投入行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严格控制品质,认真做好各项测试工作,确保每一级信号包括测试波形、幅度、干扰等都得到全面而准确地测试。
面对时间紧、指标高及器件选型要求高的挑战,突击队秉承着“不懂就学,不会就练”的态度,广泛调研,查阅大量资料,进行高强度学习,深入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势、可行性及改进方式。突击队组织开展多轮方案研讨和元器件选型分析,充分发挥晶振设计的优势,弥补数字电路薄弱环节,集中骨干力量进行技术攻关。
在那段时间里,队员们全身心投入新产品研发中。他们一头扎进测试间,对产品进行逐一分析,反复论证;在计算机屏幕前持续优化,测试间内不断地进行测试,身穿洁净服在车间忙碌,从黎明到夜晚,突击队为新产品努力的身影随处可见。
为了获得优质的测试数据,队员们经常连续工作数日,加班成为常态,连续奋战了二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们详细规划项目节奏,积极与用户沟通需求,适时协调各方关系,推动了项目进度。
然而,项目并非一帆风顺。在调试晶振时,温频指标未能达到预期要求,于是突击队决定对内部热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尽管身心疲惫,但是大家没有推诿抱怨,而是齐心协力,铆足了劲“啃下这块硬骨头”。通过仿真优化设计改进热结构设计,提高了频率温度特性,使产品达到了性能要求。最终,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不服输的坚毅精神,突击队攻克了技术瓶颈。
渐渐地,队员们在脑海中积累的知识碎片拼接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反复地测试、数据采集和研究论证中,难题被逐一突破。
“这个艰难的过程,也是全方位提升的过程。”李队长感慨道。
执着坚守,潜心钻研铸匠心
王设计师时常连续数周沉浸于调试中。他爱好钻研,擅长将复杂问题逐一分解,各个击破。为了一个指标的精确达成,他不厌其烦地进行测试验证;为了一个细节的完美确认,他夜以继日地反复推敲,最终实现了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他充分考虑生产调试的特点,简化调试流程,优化参数配置,使产品顺利过渡至批量生产阶段。
在硬件设计中,几个参数经常是互相影响,寻找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值,需要经历无数次调试。每当此时,王设计师满脑子都是调试工作。若久调无果,便会情绪低落,心情烦闷。但经过不懈努力,当问题迎刃而解时,他瞬间如释重负,心情愉悦。“巴适得板!可以多吃两碗饭,终于可以痛痛快快、踏踏实实地睡一个安稳觉。”这个四川的小伙子开心地说道。
产品研发犹如过山车,充满着起伏和挑战,队员们真是如履薄冰。王设计师感慨“需要全面考虑性能指标、使用环境、质量可靠性,方方面面都要想明白了。稍有疏忽,在我们这里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在客户那里就是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严慎细致。”
“目前,这款驯服晶振已经赢得了多个项目的订单,成功应用在中国科学院、电子行业等用户单位,未来在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需求潜力巨大。 ”谈到未来,党支部书记彭书记信心满满。
“晶彩纷呈”党员突击队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航天精神的内涵。展望未来,突击队将继续致力于为更多的用户服务,扩展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性能指标与环境适应性,并进行充分的验证与测试。“我们要让用户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将203所晶振这个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 王主任话语掷地有声。